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产业快讯
分享

“恭喜于经理,完成人生大事。”“恭喜小于,新婚快乐,百年好合!”刚一到现场,长兴岛项目部副经理于天宇便被大家的祝福重重包围。

今年国庆节期间,于天宇与爱人结束五年爱情长跑,携手走进婚姻殿堂。婚礼过后,同事们打趣他“早生贵子”,他却笑呵呵地说:“不着急、不着急”。不过这个向来“不着急”的新郎官,心里却“着急”着恒力石化水工项目的施工生产。

“由于项目202-205泊位2号平台上部结构墩台计划工期临时调整,以现有的资源和现在的生产效率,完成一航局里劳动竞赛阶段目标这事悬了!”面对工期压力,施工员韩啸在生产推进会上,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不着急,咱们先把现阶段的工作捋顺一下。”于天宇望向韩啸,神闲气定地说道。

结合现场实际,于天宇有条不紊地进行安排。召开施工动员会、协调人员编制夜间值班表、增加1台大功率地泵并重新调整施工组织……仅用两天时间,现场施工便已全面进入“快车道”。10月中旬,该项目在一航局百日竞赛首月即斩获“单项指标奖”。“还得是于经理有办法,按照这个施工进度,完成局竞赛目标不是梦,以后我也要学着‘不着急’了!”工程部长张忠伟由衷地感叹。

其实,别看于天宇现在这般持重、沉稳,微胖的他在以前可不是这般神态自若,在被问及“不着急”的诀窍时,他略显腼腆他略显腼腆地笑了笑。

犹记今年年初,刚提任项目副经理的于天宇就遭遇了施工“瓶颈”。那时,他正投身于恒力石化水工项目取水口工程。取水口工程是恒力电厂海水冷却循环系统的关键,更是整个恒力石化厂区投产的控制性工程。但工程刚一启动就“出师不利”,由于施工需要穿过大连港原油管线及现有防波堤,而业主方协调改迁工作又屡屡碰壁,导致开工时间一拖再拖,最后只剩下30天的作业时间。

“现场作业空间太小,要满足四家队伍同时施工,交叉作业会让现场不堪重负,如果再把施工进度提速……”一想到作业船只、土方队伍、桩机队伍、混凝土队伍挤在逼仄的厂区内,于天宇就不由得头疼起来。为了能够顺利推进施工生产,他攥紧了拳头告诉自己,要冷静,急不得。

“不着急,我来想办法。”在项目团队几乎要顶不住压力时,于天宇慢下性子,牵头组织现场监督和施工员制定施工计划,逐一确定每支队伍每日进出场时间,连夜为各家“定制”进出场顺序、路线、施工内容……就在他觉得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顺利推进时,现场却频频出现“意外”。“于经理,土方回填队伍和桩基施工队伍作业空间冲突!”“管廊基础混凝土施工队伍与防波堤施工队伍需要共用一台履带吊。”

听闻消息,于天宇焦灼地在厂区来回踱步,几圈过后,他慢慢地放松下来。“不着急,总有解决办法。现场施工进度随时都在变化,计划根本赶不上变化,必须随机应变。”对讲机里,于天宇坚定地回复道。24小时驻守现场,随时进行协调,那段时间,他成了朋友圈内“微信运动”的榜首大哥。

就这样,取水口工程逐渐恢复了与管廊基础施工的双重推进,仅用4天就完成了有限空间内全部3万立方米基础回填及护面防护施工,还同步进行了桩基及现浇梁施工。在业主开展的“月度承包商安全、质量、进度清洁化管理评比”中,项目部获评“优秀项目管理团队”“施工质量优胜奖”,于天宇个人也被评为“优秀项目管理者”。

“‘不着急’没有诀窍,有的是个人处事的心态,要稳住性子,再考虑问题,做起事来才能事半功倍。”于天宇拍拍张忠伟的肩膀,笑着向现场走去。(张磊、陈晓闯)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产业快讯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三城转出一条产业“冠军”带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