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 | 中国饭碗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又是一年收获时,从岭南大地到东北平原,从塞上江南到鱼米之乡,大型机械纵横田野,无人机施肥撒药,喷灌机播撒雨露,沉甸的谷穗香飘万里,金黄的麦田麦浪滚滚,这碗饭又装满了丰收粮。

2018年9月25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刚过,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北大荒建三江七星农场,在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一楼展示大厅,总书记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道:“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这碗饭,从爷爷那里传到我的手里。眼瞅着,一片片沼泽变成米粮田,一台台农机轰隆隆作响,北大荒摇身变成北大仓。” 已经是“垦三代”的北大荒农垦集团七星农场第三管理区农机副主任陆向导心潮澎湃地说,“我们这一代,操作农机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天上有卫星、地上有农机,‘云’里还跑着大数据,让农民从‘会种田’变成‘慧种田’。”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他强调“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一把尺子一杆秤,用牙咬,用眼瞪。”这是山东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淑芬对过去选育监测种子时的形象描述。现如今,现代分子育种技术的运用,可帮助精确选种,有利于优秀品种发挥潜力。一颗颗种子破土而出,一滴滴汗水挥洒在实验田里,化成养分滋养幼苗,优质的种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餐桌上这碗饭,米香菜也香。

2022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安徽省太和县的种粮大户徐淙祥回信,向当地的乡亲们表示问候,对全国的种粮大户提出殷切期望。

“我的千亩农田今年喜获丰收,农民有钱赚,日子更红火。如今,我的儿孙也在守护‘这碗饭’,我决不会辜负总书记的嘱托,要多种粮、种好粮。”秋收时节,徐淙祥一脸喜悦。

希望的田野生机勃勃,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喜庆丰收的乡亲们,又在广袤的田野上盘算新的耕耘。

责任编辑:吴美丽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首个数字文旅生态大会在榕举办,开启文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