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平潭新闻
分享

东南网9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哲昊 林霞)坐拥606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26个岛屿,海洋是平潭发展的最大优势与最强资源。

海的“宠儿”如何乘势而上?循着“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思路,近年来,平潭大力推动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不断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海洋生态修复效果显著,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速成型。

呵护碧海银滩

平潭四面环海,水陆交融的海岸线延绵408公里,形成了多个大小不一、此起彼伏的海湾,这里是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早在20世纪90年代,平潭就大力发展旅游业、养殖业,海洋开发活动日趋频繁。受近岸海洋工程及人类活动影响,平潭原始的岸线景观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沿海生态敲响警钟。

一系列“成长的烦恼”,令当地政府积极求变。

2013年,一场“海岸带修复战”正式打响:启动海坛湾阳光海岸景观护岸工程,采用城市滨海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对包括龙王头在内的海坛湾龟模屿至红岩山庄段、红岩山庄至后田村段等4.5公里海滩实施整治修复。

紧接着,平潭出台了《滨海沙滩保护管理办法(试行)》,实现近岸沙滩垃圾清理全覆盖;实施旅游品质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将龙王头打造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智慧海洋公园;在沿岸种植绿植以防水土流失,绿化面积达3.3万平方米……

一系列动作,改变了海坛湾岸线杂乱、海滩开发无序等乱象。经整治修复,该岸线沿海水质显著改善,景观环境大幅提升,市民游客亲水空间进一步拓展。

近些年,实验区按照“统一规划、分段实施”,由南向北有序推进东部海域海岸带的保护修复,先后开展竹屿湾和坛南湾生态整治与修复、大屿岸线修复及生态廊道建设等工程,整治修复岸线长度约54.7公里、海域面积约156.3平方公里。

前段时间,君山片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进入地面结构物主体结构施工,这一项目涉及大澳湾、裕藩湾等沿线约9公里的海岸带,采取海滩整治修复、沙丘修复等手段,逐步恢复岸线生态功能。

实验区资源生态局海域海岛处工作人员林宇杰介绍,项目建成后,将由海向陆形成生态完整、功能稳定、防护有效的多元立体生态防灾减灾体系,实现滨海有沙丘、沙地有植被覆盖,以期整体提升平潭海洋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撬动蓝色经济

当下,近海渔业资源日渐枯竭,如何跳出以往浅易的“靠海吃海”思维?平潭的答案是,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经济崛起。

6日,平潭大练海上风电场。在11号风机水下28米处,1500尾黑鲷、赤点石斑鱼正在金属网箱中畅游,这是平潭深远海养殖海上风电融合发展试验项目,也是全省首个“海上风电+海上牧场”融合项目。

去年9月,该项目利用中广核平潭大练一期海上风电场C区场址及周边海洋条件,依托智慧渔业养殖平台,开展海上风电场噪声等环境要素对鱼类生长影响的技术研究,形成在特定环境下鱼类养殖的整体技术方案。

不久后,深远海养殖将迎来“收网”。“鱼儿长势喜人!初步预计项目在养殖方面每单位年收益可达25万元至40万元。”中广核新能源福建分公司总经理吴重仲说,一旦试验成功,未来将建立“风电公司+海工装备企业+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助推“海上平潭”建设。

充分发挥海洋资源集聚优势,实验区有意培育壮大滨海旅游、航运物流、海洋渔业、海洋新能源等特色产业,让越来越多的好项目、大项目落地。今年以来,共落地签约海洋经济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233.54亿元。

瞄准高精尖,平潭还进一步深挖海岛资源禀赋,建设高品质国际旅游岛。

在平潭金井片区建民村象鼻湾,每至涨潮时分,一片浅滩斜伸入大海,从空中俯瞰,其状宛若象鼻,遂得名。这一奇景吸引了省内外游客竞相“打卡”。

“象鼻湾,其实是海岛上独特的沙坝——潟湖地貌景观。但在海岸工程建设与自然动力作用下,正面临侵蚀与萎缩。”近年来,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调查登记与监测评估处处长林河山组织队伍在此开展地形地貌调查、监测与稳定性评估,研究地貌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从而提出保护修复对策,为保护“真宝贝”指路。

得益于此,象鼻湾所在的山岐澳海滨景区加速“蜕变”。目前,景区入口处已修建双车道及休闲观光平台;建民村草场、奇岩怪石等更多的资源被挖掘,加快打造集踏浪、露营、研学等于一体的基地。

责任编辑:肖舒

最新平潭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民进党拟收“战争税”、台军在金门打实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