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2月11日报道(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庄然 通讯员 杨慈监 黄育文)炭火炙烤生蚝的声音此起彼伏,灯光水幕秀点亮金马大桥上方的夜空,年轻人随着音乐摇摆,老渔民在摊位前讲述“讨海”故事……春节假期,宁德市蕉城区城南镇金蛇头村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来自浙江的陈伟平一家老早就提前订好村里的民宿,来到这里欢度春节:“今年是蛇年,冲着这个地名,也要来这里讨个好彩头!”
金蛇头村,曾是宁德重要海上货运中心,因从高空俯视其地形如蛇头而得名。岁月流转,昔日繁华的渔港一度没落。近年来,当地转变思路,着力发展文旅产业。在此推动下,如今,这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已焕然一新,活力满满,不少村民月收入数万元。
困境破局
渔村迎来蝶变新生
站在金蛇头村的主干道上,路面宽阔平整,海风裹着咖啡香掠过耳畔。谁能想到,三年前,这里还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破旧渔港。
村党支部书记何庆斌介绍,为支持中心城区拓展建设,金蛇头村积极服务保障南港连通渠、南湖滨路蓄电工程等重大征地项目。“我们主要以传统渔业为生,征地完成后,村庄发展一度陷入困境。”
金蛇头村的华丽转身,源于其对时代变革的敏锐捕捉。
2021年,宁德市启动“两高一线”人居环境整治,金蛇头村率先实施“平改坡”、立面改造、道路“白改黑”。短短数月,破败渔村脱胎换骨——路灯亮了,垃圾清了,连屋顶的瓦片都统一披上“新衣”。
2023年,金蛇头村借势“美丽新渔村”改造工程,将破旧码头改造成观景平台,废弃仓库变身文创空间。
然而,光是硬件好远远不够。为进一步推动村庄转型,蕉城区党委政府随后探索出“村集体+运营公司”管理模式,激活小渔村“沉睡资源”。
项目运营负责人石莹艳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村CEO”。她介绍,自己的公司利用客群基础和客户资源,以及在产业投资、业态运营、用户引流上的经验,与金蛇头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实现“双向奔赴”。
晨曦中收网的渔民、夜幕下流光溢彩的咖啡馆、跨年晚会时沙滩上欢呼的年轻人……在摄影师吕柏荣的工作室里,上百张照片记录着渔村的变迁。
“来到这里后,一下子就被自然风光吸引。”吕柏荣在村头租下场地,开展旅拍事业,成为“新村民”,“现在收入很可观!”
以文彰旅
古琴奏响千年渔歌
如何挖掘自身文化资源聚人气,为村庄发展注入活力,金蛇头村党支部有着独特的思考。
周六傍晚,村里的文化广场上,10余名小学生正襟危坐,指尖在古琴弦间流转,《流水》的韵律与海浪声交融,引得游客驻足。
“希望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古琴,并将研习古琴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宁德古琴协会会长赵蔚华说,他们来到这个美丽的小渔村,每周开设公益课堂后,渔民、摊主、民宿老板、研学孩童、游客纷纷成了“琴友”。
为进一步提升金蛇头村的知名度,村里还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
实地走访、文案写作、拍摄制作、留言互动……当地开通了抖音号“金蛇头村呀”,上线仅四个月,粉丝就突破万人大关,全网火爆。“一到节假日,一房难求,一桌难订。”
文化的血脉正悄然苏醒,渔村的肌理被重新定义。
在这里,不仅有鲜亮的文创彩绘墙和造景,还有咖啡阵阵飘香;既可以在禅意茶空间闲眺海湾,还可以在大黄鱼文化馆通过AR(增强现实)互动,聆听“国鱼”故事。梦幻迷离的水上灯光秀定期在周末晚上8点到9点与游客相见,各类公益演出、青春歌舞赛事也不定期上演。
“以前村里留不住年轻人,现在却有各地的年轻人主动带着无人机来拍视频。”村民龚秋平见证了家乡的巨变。如今的金蛇头村,已然会聚了各地的青年创业者,成为宁德青年“潮玩”集中地。
责任编辑:赵睿
- 宁德文旅经济实现“开门红” 春节“吸金”超40亿元2025-02-06
- 福建省新增“三沙—台北”出口航线2025-01-16
- 宁德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封关运作2025-01-14
- 宁德:去年民生支出超366亿元2025-01-09
- 福建宁德:新年“海上粮仓” 奏响奋进“渔”歌2025-01-08
- 省建工集团宁德分公司:追逐梦想,乘风而上2024-12-31
- 宁德北部新区实验学校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2024-12-31
- “同·Young无界限” 两岸一家亲 宁台青年音乐人以歌会友共话音乐创作2024-12-30
- 蕉城渔业发展交流会圆满举行 共绘渔业创新与发展蓝图2024-12-10
- 一路山海一路跑 骁遥增混电池·2024宁德马拉松开赛2024-12-09
- 最新宁德新闻 频道推荐
-
践行“三库+碳库”重要理念 宁德打造绿色发展2025-02-11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