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宁德新闻
分享

原标题:宁德市抓党建促脱贫:组织走前头 脱贫有奔头

海峡网5月4日讯(东南网记者 叶伏国) “老、少、边、岛、贫”,山地占九成以上,海拔过千米的山就有696座。这就是宁德,俗称闽东,曾为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

闽东何以脱贫?多年来,宁德在脱贫攻坚中始终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增强基层支部凝聚力,带领广大群众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脱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近5年来,全市有15.5万贫困人口脱贫,24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摘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万余元。

建强组织 发力脱贫一线

乡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近年来,宁德市始终坚持把建强组织、扩大覆盖、发挥作用,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龙头工程”来抓,做到扶贫工作到哪里,党组织的力量就发挥到哪里。

2014年以前,寿宁县东吉洋村虽拥有四面环山、一水中通的优越地理条件,但由于掩盖在青山之中,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发展后劲一直不足。

省委组织部下派驻村第一书记王永继到任后,大力从大学生、退伍军人和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打造一支“永不带走的致富工作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实现无职党员“比、学、赶、超”,开展“走出去和请进来”致富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干部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为解决群众茶叶销路问题,王永继“三顾茅庐”邀请党员制茶能手韦兴炎回村创业,并帮助他申贷800万元成立东泰茶业有限公司。东泰茶业不仅以稳定的价格收购茶青,保障周边茶农利益,而且为贫困户提供60多个就业岗位,并将8户贫困户的贴息贷款投入茶企赚取利息,户均增收5000多元。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东吉洋村实现从“村姑”到“白富美”的华丽转变,成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该村农民人均收入从不足4000元增长到2016年的15000元。“山还是那座山,村已不是那个村。”一位5年未回东吉洋的村民由衷地感叹。

像东吉洋村这样通过筑牢脱贫一线指挥部,让“最能打仗的人”在脱贫一线发力,最终让农民增收致富的生动案例在宁德比比皆是。古田凤都镇石峰村通过“党员带群众”“大户带小户”的形式,辐射带动多户村民种植高山蔬菜和果蔬栽培。

近年来,宁德市在产业链上发力,突出村党组织对各种新型经营主体的引领,推行“支部+企业、支部+合作社、支部+基地”等模式,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示范岗建在致富项目中,在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电商便利店等建立党支部600多个,带动3万多农民增收致富。

扶志扶智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位于闽浙交界的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山高路远,素有寿宁的“西伯利亚”之称。30年前,下党建乡时,当地农民年人均收入不足200元人民币。这里也曾经是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镇”。这个村落的幸福嬗变,不能不提及“观念脱贫”迈出的第一步。

当初,为改变思想上的贫困,下党乡开展了“如何摆脱贫困?当干部为了什么?在任干什么?”等大讨论,真正让党员干部搞清楚扶贫“谁来扶、扶什么、怎么扶”等问题。

走进如今的下党,放眼望去,一栋栋新建的小洋楼拔地而起,一排排民房建筑错落有致,鳞次栉比;一条宽18米的主街道往北延伸,两旁绿树成荫、店铺林立,游人不断。路通了,产业有了、旅游业也发展起来了。村民们也从中渐渐认识到:“政策好,也要靠自身努力。”

寿宁县武曲镇大韩村的脱贫之路也印证了“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道理。

大韩村原以种植茶叶为主,但种植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增收效益不高。“农村脱贫致富最重要的是找对方向、选对路子。”省委组织部下派到大韩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周圣义说,村子要彻底脱贫,不仅要依靠外力引导,更需内生动力。

在他的牵头下,2015年,寿宁县大韩村创办了全省第一家村办“农民大学”,让村民能定期在家门口学知识、学技术。周圣义还邀请了高校教师、基层农技人员、机关干部等各行各业人员前来授课,内容涉及种养殖技术、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共举办了13期农技教学,培训了600多人次。

在周圣义的努力下,大韩村不断涌现出如“脐橙大王”吴菊弟、“贵妃鸡”专业户陈启祥等“脱贫奋进星”。

“我一辈子都没进过大学的门,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大学’了。”村里62岁的学员林承光很是激动。

教育扶贫不仅给村民们送来了致富技能,更让村民们打开了思路和眼界。

“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以船为家,终日漂泊。”这是上世纪60年代前,福安市溪尾镇溪邳村连家船渔民真实的生活写照。现如今,车过村门,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排整齐的新房、宽敞的广场和整齐的渔船,曾经破旧的渔村,已是旧貌换新颜。

从漂泊不定的“讨小海”生活到现今的经略海洋,溪邳村渔民转型蔚然成风。针对贫困户知识水平低,缺乏劳动技能的情况,村里每年举办2期水产养殖培训班,全村70%以上劳动力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

曾任溪邳村党总支书记40余载的刘向禄,通过“老书记露天讲坛”,讲述溪邳村脱贫致富史,用身边看得见的榜样调动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过去穷,天天指望政府补助过活,现在村里不仅给资金,还教技术,我也想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贫困户连荣全表示。

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

精准扶贫以来,宁德市突出领头雁引路,建强脱贫前线带头人。紧扣脱贫攻坚选好干部、配强班子,把优秀干部人才汇集到脱贫一线,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福安返乡大学生党员张忠然是扶贫领路人之一。3年前他被下派到坎下村任党委第一书记,“村子没有产业支撑,没有适合的产业就缺少了活水。”几年来,张忠然结合坎下村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导向等因素,多次调研,最终决定在农业综合开发上下功夫,鼓励村民多样化、阶梯式发展优质水果品种。

为让村民们吃下“定心丸”,张忠然带头发展村集体百香果园70亩,出产的蓝莓、桑葚、百香果、贵妃鸡等远近闻名,市场供不应求,年产值达120多万元。由此,这个拥有246户855人的省定畲族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断焕发新活力。

如今,坎下村5月有桑葚、6月有樱桃、7月有蓝莓、9月有百香果、10月有红桃、11月有沙糖桔……真正实现了“月月有鲜果、年年有新品”,让村民尝到了甜头,种养规模连年扩大,推动了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借势发展,全村经济发展结构重组结硕果。

有了产业支撑,发展便有了活水,坎下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动力也源源不断,成效显著。

坎下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雷福寿,在张忠然的介绍下到村里的水果园从事销售管理工作,月收入达3000多元,他的妻子雷妹结也在镇上找了份月工资1800元的工作。同时,张忠然主动帮忙解决雷福寿子女的学费问题。精准帮扶施策,让雷福寿不仅成功脱了贫,还住上了崭新的造福工程安置房。

而在福安占西坑村,返乡大学生党员陈清则通过自己创业,来带动乡亲一同致富。陈清与老家乡亲成立占西坑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之后又办起占西坑乡村众创空间,引进8家企业,落地13个项目,建起智力扶贫、项目扶贫、技术扶贫和营销扶贫4支队伍,形成“互联网+乡村众创+精准扶贫”的创业扶贫新模式。

目前已与97名贫困户建立帮扶关系,帮助39户贫困户实现脱贫,2016年户均增收2.4万元。

“党员要发挥先锋作用,而村主干更要带好头,当好村里的主心骨。”宁德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2014年以来,宁德市先后选派1640名干部驻村蹲点、645名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从机关单位中抽调382名干部组建125个扶贫工作队(服务团),把305名返乡创业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补充进村级组织班子,全市目前已培养储备后备干部近7000名,每个村至少3名。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宁德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助闽兴闽 一鹭共进” 2024华为福建产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