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漳州新闻
分享

原标题:漳州中山桥:风雨沧桑风骨犹存风采依然

旧貌

漳州中山桥:风雨沧桑风骨犹存风采依然

20 世纪80 年代的漳州中山桥江焕明摄

漳州中山桥:风雨沧桑风骨犹存风采依然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山桥依然连通芗江两岸许芗斌摄

漳州中山桥:风雨沧桑风骨犹存风采依然

修缮前封闭的中山桥面杂草丛生

漳州中山桥:风雨沧桑风骨犹存风采依然

残缺破损的桥面栏杆

漳州中山桥:风雨沧桑风骨犹存风采依然

桥面修缮进行时

漳州中山桥:风雨沧桑风骨犹存风采依然

桥墩加固维修

新颜

漳州中山桥:风雨沧桑风骨犹存风采依然

修缮后的漳州中山桥新姿梁健摄

漳州中山桥:风雨沧桑风骨犹存风采依然

夕阳下漳州中山桥新貌 梁健 摄

漳州中山桥:风雨沧桑风骨犹存风采依然

桥亭见证中山桥的风雨沧桑梁健摄

漳州中山桥:风雨沧桑风骨犹存风采依然

修缮后的漳州中山桥成为芗江一道靓丽景观梁健摄

在横跨芗江的四座桥中,中山桥在老漳州人的心里分量无疑最重。今年2月,漳州中山桥修缮完工,以焕然一新的“英姿”与我们见面。这些日子,一些老人也迈着轻快的步子,特地重新踏上这一条最熟悉的路。历经八百多年至今,中山桥已不再是漳州的交通枢纽,更是漳州人的精神寄托。所以有人说,连同中山桥一起“修复”的,还有一代代老漳州人的记忆。

历史见证中山桥,中山桥也同样见证了漳州古城的历史。今年82岁的孙以兴对中山桥今昔最有发言权。他的祖父孙宗蔡是中山桥的建造者,目睹了中山桥近几十年的点点滴滴,感触良深。小时候,中山桥是他嬉戏的场所,到了晚年,中山桥俨然成了他每隔一两天得见上一面的老朋友。他家族三代自发组成中山桥文保小组,一遇到下大雨,他们就到桥边蹲守,义务观察中山桥,及时将汛情桥况汇报给有关部门。

在孙以兴眼里,一定要铭记那些为造福家乡人民、兴建中山桥做过贡献的故里乡贤。一些老漳州人更习惯将中山桥称为“旧桥”。“它始建于宋绍兴年间,初为浮桥,当时称宋桥;宋嘉定元年漳州郡守薛扬祖采用岸洲相连,改造成为九龙江上第一座石桥,它又被命名为通津桥,俗称南桥,美称薛公桥。”孙以兴介绍说。随着历史的演变,旧桥在水患与战乱攻击之下屡毁屡建,始终不得安宁。在九龙江上建造一座坚固的大桥,成为很多人的期待。1925年,漳州商贾士绅捐资改建旧桥,成立改建董事会,孙宗蔡任董事长,董事有林在衡、许多金等多人,工程师为王弼卿,旧桥始得重建,桥墩采用古老的石基,桥面采用现代钢筋水泥。次年秋,大桥落成,当时恰逢北伐军入漳,为纪念孙中山的丰功伟绩,定名为“中山桥”,而这也成为中国第一座中山桥。随后几十年,古桥带动周边农贸和商业发展,留下漳州“东门金,南门银”的美誉。抗战期间,中山桥作为闽粤交通要津,以及在南岸建有漳州南郊机场,是日寇重点轰炸的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中山桥也因为尾大不掉的水患历经多劫,但因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获得多次修缮加固的机会。1987年,桥边的待御巷民居搬迁,夷平沙洲,桥下石墙更为圆柱桥墩,通水不畅引发水灾问题得到解决。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山桥南岸新的工厂拔地而起。每到上下班时间,桥面上人头攒动。工人们推着自行车上桥,人挨着车,车挨着人。加之江水日夜冲刷,中山桥作为公路桥通行逐渐力不从心。2005年,中山桥被定为危桥,禁行封闭。此时,在中山桥的身边又横卧起几座平行的“兄弟桥”,中山桥瞬间冷清下来。

进入21世纪,中山桥经历了全面封桥、先给予保留、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全面重修四个阶段。随着近年来政策上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市民对中山桥记忆的深切,孙以兴和一批文保爱好者积极为中山桥的保护和修缮奔走,终于得以在桥北岸诞生了一座江滨公园。2010年,中山桥桥亭扶正,竖立建造者孙宗蔡的铜像,中山桥历史遗迹区修复完工。2010年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博士为此题词:“中山桥冠”。2013年,中山桥及桥亭成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4月,孙穗芳再次光临,表达中山桥是“纪念孙中山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017年11月10日,中山桥正式开始大修。由芗城区政府出资,市交通局制定重修方案,市交通集团组织施工。“此次修缮工程中运用了现代的检测技术,全面了解古桥病害所在,对症下药开展修缮,最大程度保留了古桥的原貌。”项目负责人李凡说,当时中山桥的桥面沙土杂物堆积、杂草丛生,桥梁大范围混凝土破损,桥墩还存在条石坍塌、掏空的现象。“病因”找到之后,市交通集团技术人员着手制定修缮措施。桥基灌浆加固、桥边抛石保护。桥墩保留历史旧貌。桥面护栏恢复始建原貌,更换桥灯。桥南的引桥修旧如旧。“这次修缮规模最大、投入最多,是最为彻底的一次全面修缮保护。”孙以兴说,恢复往日风采的古桥连接古城、古寺,日通行量2000多人次,节假日达数万人。

更让孙以兴高兴的是,重修中发现了部分铁轨残留,现安放在南岸的一段人行道上,作为古桥文物保护的一部分。“这是中山桥上曾有轻便车铁路由来的证据。”他说,据史料记载,1926年上半年,修建程漳(程溪至漳州)轻便车铁路,在中山桥钢骨水泥桥面上,铺设一对相距0.5米的轻便车铁路,全长466.7米。后因时局混乱而停建,桥上铁路没有使用也没有拆除。之后几次修桥,加高桥面,铁轨多数被拆下,少数幸存埋在桥上。

凭栏眺望向东流去的芗江,听江水拍打岸边,回望一栋栋大楼屹立江北,江滨公园幸福舞起来,让人心生大美漳州的自豪感。中山桥修缮一新,成为芗江之上一道独特的景观桥,联通两岸,也连着历史、现在和未来。

进入新时代,有关中山桥的春天故事还在南岸上演——今年2月,漳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中山桥南岸建设“中山桥畔”驿站、联结“桥南美食城”;10月,九龙云巴一期工程初步方案出炉,拟建经过中山桥南岸的云巴,将厦漳串联,实现同城化。☉本报记者罗培新

责任编辑:黄仙妹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漳州中山桥
最新漳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宁德时代全球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