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人形机器人展示自主行走、姿态调整等能力。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抢抓国家战略机遇,11日,泉州举行“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创新平台建设启动仪式,来自政产学研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泉州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泉州市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创新平台由福建(泉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联合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打造。该平台是福建省首个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创新平台,整合了双足人形机器人、半人型机器人、多用途双臂多轮机器人等五大核心硬件载体,突破仿生驱动、RLHF运动优化算法、跨模态感知融合引擎三大技术,结合视觉—语言—动作(VLA)大模型,实现“感知—决策—执行”全链路闭环,将深度服务泉州纺织鞋服、智能家居、健康养老、体育训练、高危应用等产业,持续赋能泉州智能制造业态升级。
福建(泉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院长李瑞峰表示,与传统机器人相比,具身智能技术更强调机器人与物理环境的深度融合,让机器人真正成为人类的智能伙伴。泉州“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创新平台将链接长三角地区的尖端技术和市场优势,聚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个立足泉州、辐射全国的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圈,助力更多“泉州智造”走出实验室,走进生产线,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集大成者,正引领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彬指出,根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因此众多科技巨头纷纷布局,全球竞争日益激烈,“此次启动的创新平台将整合国地中心的开源生态与先进院的产业化经验,突破人形机器人在部分领域‘卡脖子’技术难点。结合泉州特色产业需求,开发适用于泉州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并通过技术共享、产业共育等方式,助力泉州企业快速融入人形机器人生态。”
在人形机器人动态展示环节,只见机器人在智能系统支持下完成自主行走、姿态调整等工作,当它举起左手向观众挥手致意时,在场嘉宾发出阵阵赞叹。在随后的演讲环节,围绕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的创新和应用,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孙立宁,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付宜利分别作主题分享。
本次活动由泉州市科技局主办,福建(泉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泉州)技术转移分中心承办,泉州市科技发展促进会协办。(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王树帆 通讯员黄安妮 徐钰航 文/图)
责任编辑:唐秀敏
- 深圳一面馆从面粉到出餐都是机器人:现吃现做,48秒一碗面!2025-03-07
- 成都30所学校用机器人授课?假!官方辟谣:不属实2025-02-25
- 撒贝宁和机器人一出场 梦回白云黑土 网友:有人来管管这个撒贝宁吗?2025-02-13
- 专家:10年后每个人需要两台机器人,一台替你去工作一台为你做好服务2024-12-05
- 超逼真机器人画作拍出132万美元:高2.2米,最初预估价为12至18万美元2024-11-11
- 风口浪尖的竞逐——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成长记2024-10-23
- 我国机器人有效专利超过19万项 占全球比重约2/32024-08-23
- 财经观察:税收优惠政策加速赋能机器人产业发展2024-08-21
- 厦门:国产手术机器人成功修复心脏瓣膜2024-05-31
- 无人机、机器人、“机器狗”在供电保障中扮演重要角色2024-05-17
- 最新泉州新闻 频道推荐
-
泉州中山南路改造有新进展 周边街巷将同步提2025-03-12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