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5月24日,福清元洪码头迎来今年首批远洋渔获。从北太平洋公海远洋捕捞作业归来的“福远渔F86”轮,满载着2000多吨渔获在此顺利卸货。随着这批远洋渔获的上岸,元洪码头也将进入远洋渔获上岸的高峰期。

当天上午,记者在元洪码头看到,工人们忙着将一箱箱沙丁鱼和鲐鱼从船舱转运至垫板,再由起重机将摞好的渔获缓缓送上岸。这些渔获经装车后送往元洪国际食品展示交易中心的冻库储存,后续将成为中印尼“两国双园”中方园区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原料。

作为中印尼“两国双园”的重要配套项目,元洪国际食品展示交易中心正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冷链仓储基地。该中心已配备45万吨全温区冷库以及加工车间、冻品交易平台等,为中印尼“两国双园”提供完整的海洋食品产业链及一站式服务。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全力保障中印尼“两国双园”企业远洋渔船快速通关,海关、边检等口岸联检单位通力配合,开辟绿色通道,为渔获保鲜保质赢得时间。

据了解,远洋渔获上岸码头项目是构建中印尼“两国双园”的重要交通运输保障和产业基础配套,元洪作业区远洋渔获上岸点自2021年11月正式通航以来,远洋渔获上岸量逐年上升,今年预计将有20余艘渔船返回元洪码头卸货,预计总货量约5万吨,总货值约2.47亿元。(记者 王光慧 通讯员 薛有雄 薛红)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市长乐区松下镇开展6月“河长日”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