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合肥队的运动员金明月(左)和志愿者一起制作陶艺

合肥队的运动员金明月(左)和志愿者一起制作陶艺

运动员们品尝福州的好茶,感受茶文化

运动员们品尝福州的好茶,感受茶文化

海峡都市报记者 李拯 李思玲/文 关铭荣/图

关注理由 参加青运会的各地健儿,都是十几岁的少男少女,正处在活泼好动甚至有些贪玩的年纪。为了丰富他们的生活,青运村提供了不少文化服务。陶艺吧、画吧、书吧……都是运动员们比赛训练之余最爱呆的地方。每天都会有专业老师将不同的技艺传授给他们。在学习中,运动员们还能接触不少“虎纠(福州方言,即福州)元素”,感受浓浓的福州传统文化。

陶艺吧里“捏瓦罐”每天吸引上百人

“我去各地参加比赛,只有在福州青运村里,才能找到这么多好玩、好看的地方!”合肥代表团的竞走选手金明月告诉海都记者,她最喜欢青运村里的陶艺吧,一呆就是一天。

揉泥巴、定中心、拉坯成型……在专业的工作台上,金明月小心翼翼地捏着陶土,一个个“瓦罐”、“花瓶”、“水缸”,在她的双手下成型。金明月说,这是她第一次学习陶艺,虽然身上溅满了泥,但依旧乐此不疲。

“感谢帅哥老师教我!”金明月所说的“帅哥老师”,是来自福州新华创意园的刘涛明。这两天,小刘成为各地运动员共同的师傅,每天都有上百位运动员到陶艺吧体验。

刘涛明告诉记者,在教孩子们陶艺时,他会加入不少福州特色元素,“能将老技艺传给孩子们,让他们从中感受福州文化,是我最开心的事。”

用指尖的细沙 再现福州美景

能与陶艺吧“人气”媲美的,非画吧莫属。记者探访画吧时,甚至寸步难行。画吧分两部分,外侧是“肖像画区”。在这里,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研究生免费为运动员手绘肖像,给他们留下一份特殊的“福州记忆”。

画吧内侧的“沙画区”,更像一间教室。运动员在沙画老师郭子的带领下,涂抹着沙盘上的细沙。西湖月色、茉莉飘香……一幅幅充满福州特色的沙画,在运动员的指尖下跃然而出。

“我们还没时间游览福州的美景,但通过练习沙画时与老师交流,已经把西湖、三坊七巷等美景‘先睹为快’。”上海长宁区代表团的“百米女飞人”崔雪君说。

画吧一旁的书吧内,也有很多运动员。负责人吴青介绍,这里的书,大部分与福州文化有关,“介绍榕城文化、历史、名人、胜地”。记者注意到,《三坊七巷》、《闽都别记》等书籍,都被摆在最醒目的位置。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政和县杨源乡:探索全县首个基层乡镇人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