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建新闻
分享

取用水,不仅要缴纳水资源费,还要获得水权?水权还可以买卖?在许多人眼中,“水权”与“交易”之间,似乎很难引发关联。

在我国,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权主要指水资源使用权,即用水权。

2022年8月26日,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用水权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建立健全统一的水权交易系统,推进用水权相对集中交易,统一交易规则,规范交易行为。到2025年,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基本建立,区域水权、取用水户取水权基本明晰,用水权交易机制进一步完善,用水权市场化交易趋于活跃,交易监管全面加强,全国统一的用水权交易市场初步建立。

福建是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在福建省,已有地方率先开始了探索。2023年2月7日,龙岩市首宗水权交易顺利完成签约,这是福建省在《指导意见》出台后诞生的首宗水权交易。通过具体实践,龙岩正试图摸索符合当地实际的水权改革路径,并逐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水权究竟如何交易?对社会有何意义?近日,记者走访了交易企业、交易平台与相关部门,一探究竟。

福建诞生首宗用水权交易 问路水权改革

在上杭县背水库每年100万立方米的取水权,是福建首宗用水权交易的标的物。(受访者供图)

企业用水并非“想取就取”

3月23日,南方地区遇到今年首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龙岩市上杭县风疏雨骤。但在水利人眼里,这颇为可喜。“终于迎来降雨,水库可以蓄上水了。”上杭县水利局水政股副股长陈新贤高兴地说。

距离县城50多公里,上杭县蛟洋工业区中,蓄满水的竹背水库如一片碧玉镶嵌在青山之中。

竹背水库每年100万立方米的取水权,正是这次用水权交易的标的物。这个小(一)型(库容大于或等于100万立方米而小于1000万立方米)水库,归紫金铜业有限公司所有。

在蛟洋工业区,紫金铜业是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也是重点用水企业。为了满足生产和员工生活用水,企业自建了竹背、田螺坑两个水库。

但即使是自建的水库,取水也不是“想取就取”。

“根据《福建省取水许可管理权限规定》,企业按照类型或取用水量不同,要向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或省、设区市、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取水申请,并通过水资源论证、办理取水许可审批等一系列流程,才能取水。”陈新贤介绍,按规定,紫金铜业的取水证应由取水口所在地的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上杭县水利局审批发证。

“我们的主要产品为阴极铜,年产40万吨。根据行业用水定额与年产量等指标,水利局批给我们每年的定额用水量为720万立方米。”紫金铜业的新能源管理工程师曾东富说。

“近年来,我们企业为响应国家节水号召和自身节水增效,用水量不断下降。”曾东富告诉记者,企业增设了循环冷却塔,让水“清污分流”、一水多用和串级使用,提高了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工业水年平均重复利用率达98%以上;同时,通过给循环水投加水质稳定剂提高浓缩倍数,使得污染物真正完全脱除后再次回用,提升了循环水利用率,年节水量不断增多。“我们企业每年实际用水量为450万立方米,节约了近270万立方米。”曾东富说。

但同在蛟洋工业区,并非每个企业用水都有富余。园区管理方提出,随着更多企业入驻、项目上马,用水逐渐紧张。

“整个工业区的大规模统一供水体系还在逐步完善之中。要解决眼前生产用水问题,企业只能自寻水源。”陈新贤表示,虽然知道紫金铜业的竹背水库有富余,但按照常规,他们不仅要获得水库所有者的同意,还需要向水利局提出取水申请、办理水资源论证等一系列流程,最终获得取水证,才能开始取水。

如果未经许可,属于违规取水。但论证、办证等流程都需要时间,园区企业的燃眉之急仍然难解。就在一筹莫展之际,《关于推进用水权改革的指导意见》印发,曙光初现。

福建诞生首宗用水权交易 问路水权改革

龙岩是闽江、九龙江、汀江三江之源。图为九龙江。(受访者供图)

从零开始破解交易难题

2022年8月26日,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用水权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用水权市场化交易,健全完善水权交易平台,加强用水权交易监管,推动用水权交易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等。

龙岩有丰富的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量都在全省前列,且水质良好。

“用水权交易,指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水资源使用权在地区间、流域间、流域上下游、行业间、用水户间流转。”龙岩市水利局水资源与河湖管理科副科长李露表示,开展水权交易,不仅可以用经济手段激励节约用水,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也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现“两山”转化的有益探索。

虽意义明确,但实际如何操作?如何定价?如何监管?对交易双方、交易平台和主管部门来说,都还是一片空白。

其实,在2022年8月之前,各地已经有了一些尝试。在交流学习中,龙岩市水利局了解到江苏、山东、陕西等省份都出台过水权交易管理办法,但当时具体实践案例还不明晰。

究竟如何开展适合本地情况的水权交易,对龙岩市水利局来说,迫切需要通过实践来进行验证。

此时,上杭县水利局上报的工业区内用水需求,与《指导意见》中的改革方向不谋而合。

一拍即合,2022年底,龙岩市水利局、龙岩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相关方“发起群聊”,如何建平台、定流程……思想碰撞,探讨水权交易的实现路径。

“面对这一全新的课题,我们多方协商之下决定,由水行政部门依法核定交易水量后,采用网络竞拍、价高者得的方式,公开透明、公正公平地拍卖竹背水库取水权。”龙岩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副经理郑巍巍告诉记者,为此,中心特地委托专业信息技术企业开发、完善了水权系统交易模块,并提供平台见证服务;设计了卖方委托交易、平台发布公告、买方报名参与、定时网络竞拍、成交签订合同等一系列较规范的流程。

曾东富介绍说,紫金铜业最终决定将节余的水资源取水权,委托龙岩市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代理,在龙岩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挂牌交易,交易量为每年100万立方米,起拍价为每立方米0.2元,交易期限为2022年12月27日至2023年12月26日。

经过半年多的筹备运作,交易启动。

2023年1月13日上午9点,时代思康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水电工程师刘富斌准时登录龙岩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水权交易系统,紧张地提交报价。

作为全球锂电龙头宁德时代的控股子公司,时代思康龙岩基地坐落于上杭县蛟洋工业区,总投资180亿元,于2021年12月建成了新一代锂盐——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的2万吨生产线,为生产更高安全性和充放电性能的锂电池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但在产能突破的同时,水资源的制约也出现了。

原本,在等待工业区统一解决供水问题前,企业只能自寻水源,但这需要大量时间与精力。竹背水库的水权拍卖,成了他们快速又合法获得取用水的好机会。

福建诞生首宗用水权交易 问路水权改革

当日9点34分,竞价结束,交易成交(上图,受访者供图),时代思康拍得了每年100万立方米的取水权。

2月7日,交易成功签约,龙岩市首宗用水权交易顺利完成,这也是福建省首宗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水权交易。

继续探索更完善规范的制度

竹背水库的取水口处,汩汩原水通过水泵流向时代思康的车间。取水口的水表实时显示着取水量,保证取水不超过每年100万立方米。

“通过这次交易,我们的用水需求解决了。”刘富斌认为,“这种形式很有现实意义。如果能有企业能把节水省下的水权出售给难以自己解决供水的企业或工业园区,是个互利共赢的事,充分体现了水资源的集约利用。”

对紫金铜业来说,这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原本对水权交易也不甚了解,经过水利部门解释说明和这次实践操作,我们盘活了结余水量,又增加了公司经济收益,更有积极性继续提升水效。”曾东富说。

交易完成,探索还在继续。

“对管理部门来说,这次‘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虽然困难,但交易‘跑通’,对下一步的水权交易的深化探索起到很大借鉴意义。”李露表示,通过这次交易,基本明确了交易流程、前置条件等主要问题,但也发现一些需要继续完善之处。

李露告诉记者,水权交易还是新生事物,目前还很少人了解可以通过它便捷合规获得取水权;特别是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水权交易的需求还不大,交易观念也更难推广。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提升交易活力,以及如何界定合理的价格范围等,都值得继续探索,还需要更多实践的验证,以及通过制度固化下来。

这宗交易签约,也吸引了中国水权交易所的关注。“此宗交易,在严控区域用水总量增量不突破的同时,盘活了存量,激发用水户节水的内生动力,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对于促进形成与区域水资源禀赋相适应的水市场,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中国水权交易所的相关专家表示,水资源具有流动性、随机性、流域性、边界非约束性等特征,使得用水权交易与其他环境权益类交易不同,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通过正规设立的水权交易平台进行,以确保水权交易更加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且更有利于水行政主管部门强化监管。

据悉,不久前,全国水权交易系统已上线运行,也为水行政主管部门配置了监管端,目前也在福建省水利厅官网布设了交易大厅。在完成首宗交易之后,福建省水权交易正加快迈出更统一、规范、高效的步伐。(记者 陈旻)

责任编辑:庄婷婷

最新福建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苹果iPhone 17 Plus将配备略小的屏幕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