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建新闻
分享

原标题:从住有所居到安居乐业——宁德市住房变迁见证百姓幸福

从住有所居到安居乐业——宁德市住房变迁见证百姓幸福

金涵小区保障性住房。 记者 李民雄 摄

房子之于我们,有着许多不同寻常的意义,房子是家、是安宁、是避风港……承载着一家人的希望和憧憬。1992年6月,宁德市实行公有住房租金缴交制度,改变之前低租金、无偿分配体制,宁德住房制度改革(简称“房改”)正式启动。此后又开展了出售公有住房、单位集资建房、建设解困房(住房安居工程)、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实施住房工龄补贴、建设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各类保障性住房等工作,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住房供应体系,宁德人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房改房出售 告别蜗居时代

今年71岁,早已从市物价局退休的林幼铨老人,是宁德首批公有住房出售政策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受益者。1993年,宁德地区首批房改公房出售工作正式开始,林幼铨按照政策规定购买了宁德地直单位第一套公房。

“1993年,我拥有了第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那是单位建的新房。”回首当年的购房经历,林幼铨至今仍记忆犹新、感慨万千。“上世纪90年代,我每个月的工资才40多元,东拼西凑借了2万多元,才把这套公房买了下来。”

据林幼铨回忆,上世纪80年代,他和爱人挤在单位旧公房里,一住就是十多年。住房条件差不说,随着女儿的出生,小房子显得更加拥挤。

林幼铨所购买的房子位于蕉城北路后洋中弄,是一套80多平方米的新房,三室一厅,带独立卫生间与厨房,楼下还有个柴火间。虽然内部装修比较简陋,但房子布局合理、简洁大方、充满温馨,居住条件上了一个大台阶。

“在当时,一家三口有这样的房子住,好多人都羡慕我们呢!我们隔三差五邀请亲朋好友过来小聚,逢年过节家里的电器都添新换旧,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林幼铨对这样的住房条件感到心满意足。

1993年以后,受住房条件限制多年的单位与个人,掀起了购房热。宁德很多单位都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将公房出售给干部职工,不少人在那一年,有了人生中属于自己的第一本房产证。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人们纷纷购买房改房,有条件的都重新装修、添置家具,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到2000年,全市陆续办理出售公有住房手续5300多套。据市住建局住房与保障科(房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稳步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不断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宁德自1998年7月1日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干部职工住房消费水平,同年12月1日起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并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初步建立起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

保障房建设 惠及千家万户

一幢幢设计新颖、功能实用的楼房错落有致,老人悠闲地散步或聊天,孩子们在休闲广场上嬉戏追逐……在宁德金涵小区里,每一张笑脸都让你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幸福。

安居方能乐业。2015年8月,在宁德打拼多年的许国雄终于如愿搬进了金涵小区二期A区的经济适用房。“交房前,房子都经过了简装,拎包即可入住。金涵小区离市中心不算远,交通便利,上下班挺方便,而且周边的医疗、教育资源也很丰富。”许国雄说,这一切都得益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据了解,2008年开始,宁德全面启动、大规模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当年12月,宁德市开工建设金涵小区一期首批保障性住房972套,其中廉租住房180套、经济适用房752套,其供应对象仍是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无房职工。

“随着宁德城市化进程加快,外来务工人员及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的大量涌入,城市土地和住房供不应求,土地和住房价格不断上涨,大大超出了中低收入家庭的支付能力,宁德也逐渐产生以中低收入家庭为主的住房困难问题。”市住建局住房保障科负责人说。

为了让保障性住房不仅惠及低保住房困难家庭,还能覆盖到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宁德市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2010年金涵小区一期建成后,同年又开工建设二期工程3906套。2011年,宁德市政府出台《宁德市区保障性住房管理暂行规定》,规范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和管理行为,进一步完善宁德市住房保障体系。2013年,我市又开工建设金涵小区三期工程2450套。

与此同时,各县(市)、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兴建了保障房小区并投入使用,如福安市王基岭廉租房小区和芦春小区、福鼎市梅湾新村、霞浦县廉租房小区、柘荣县东狮山小区、周宁县龙潭小区、古田县月爿山小区、屏南县茶园小区、东侨幸福佳园等。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66.01亿元,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41万套(其中建成并分配3.08万套),累计6500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领取住房租赁补贴,惠及民众4万余人。

棚户区改造 改善人居环境

走进市区金马小区、兰田小区、小塘花苑等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现场,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而且拉大了城市骨架,健全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面貌。

“你瞧,我现在居住的小区,绿化环境优美,生活交通便利,比起之前的棚户区简直好太多了,日子别提有多惬意。”家住金马小区的周女士说。

周女士告诉记者,她最喜欢在每个天气晴朗的周末午后,陪着儿孙在金马大桥人行漫步道上游玩,饱览环东湖的美景,享受“慢生活”的乐趣。在她眼里,连接市区南北岸公园的金马大桥漫步道是宜居新城的象征。

棚户区改造是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2010年以来,宁德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在保障房建设的基础上,中心城区率先吹响棚户区改造的号角,集中建设金马小区、小塘花苑、兰田小区等棚改安置房小区。各县(市)也陆续开工建设一些规模较大的棚改安置房小区,如福安市亭兜安置房小区和街尾安置房小区、福鼎市玉塘新一村、古田县化肥厂安置房小区、寿宁县新安小区、屏南县长坋社区和古厦社区安置点等。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资金73.14亿元,累计开工各类棚户区改造2.76万套,改善居民家庭住房条件约2.5万户共8万人。

据了解,根据省住建厅2018~2020年棚户区改造计划,这三年内宁德市还将改造棚户区4351户。

如今,房子不只是遮风挡雨的地方,更是生活品质的体现。从参加单位房改让干部职工有了自己的住房,到大规模建设保障房圆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梦”,再到切实改善城市棚户区(危旧房)居民的居住条件,宁德人的居住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攀升。(记者 郑舒)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福建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五一”假期全国口岸预计日均176万人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