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产业快讯
分享

孙强,自1995年从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进入中交一航局三公司后,经历多个水工项目,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满完成各项使命,去年年底,他来到了宣芜02标项目部,初次接触公路项目,他经历了人生中又一次挑战。

“只要在岗位上一天,就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好每项工作。”是孙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自今年三月份开工以来,宣芜02标项目部就进入了施工大干期,作为项目总工,孙强自知责任重大,但由于长期从事水工项目,转型后的他查阅书籍、挑灯夜战,组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施工工艺进行全方位把控,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力求工程优质履约。

改扩建施工要向原有道路要空间,道路两侧又缺少可利用空间,行车条件变差,堵上加堵。为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交通组织导改势在必行。

拆除旧桥是导改施工重要的前置工序和关键节点,危险系数大,施工技术要求高,安全和环保要求严格。为确保在节点内拆除,孙强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针对性编制可行性施工方案,不断进行修改,最终获得了省交通部门的批准与通过,在两个月内便完成了所有的报批手续。

为将后续施工对整条高速的影响降至最低,项目团队在项目办的带领下,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为了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完成拆除任务,本次拆除工程选择全封闭导改施工,计划于72小时内全面完成。

杨黄路桥是本次导改的第一道关口,业主单位非常重视,每日进行巡查,巡查人时常能在现场看到孙强,便说道:“您怎么总在一线啊?风吹日晒的,总工其实不用总下一线的。”

“我常在一线施工现场检查质量,这样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不让问题过夜!而且我是党员本身就应该在一线,没有什么总工、技术员之类的区别。”孙强回复道。

听到了孙强动人的话语,业主单位也深受感动,提议成立党员先锋岗,在现场树立一面党员先锋岗的旗帜,通过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激励广大职工群众更加爱岗敬业、尽忠职守。

“边通车边施工”,交通组织协调难度大,导改条件艰苦,且有效工期短、任务重。从制定方案算起开始不断推演,直至最终确定,孙强不知熬了多少个通宵。同时,正式导改前,组织设计应急方案、沿线设置多个布控点等工作更是早早就已经开展。孙强带领党员先锋岗成员精心筹备,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为的就是抢在黄金施工期内,保证安全、交通畅通的前提下优质高效地完成交通导改。

烈日炎炎,芜宣高速全线封闭72小时。交通导改、设备统调、安全监督、应急保障等系列工作井然有序,施工现场如火如荼。

但天有不测风云,封闭临近尾声暴雨倾盆、连绵不断,施工便道泥泞不堪,施工清理工作极其困难,面临此等恶劣的条件,孙强立即决定启动应急预案,顶风冒雨,有序组织,各司其职,坚守在工程一线,全力以赴确保施工准时完成。

最终,仅用69小时,安全高效地拆除标段内上跨桥9座,新建改扩建中央分隔带8处,比原定计划提前3小时圆满完成任务,为项目第二批次交通导改奠定坚实基础。

除了把控方案、带头垂范,在施工管理方面,他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对图纸、施工方案、施工工艺设备等进行详细学习。他要求所有实体工序的施工,技术员、质检员必须“全天候”跟班作业,对关键质量验收点留存影像资料,严格实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施工资料与工程进度同步,且各方签字做到真实、完整、有效,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每天发生的事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过程中各方的回复,我都会把这些作为施工日志一一记录下来,作为以后工作复盘的依据,做到事事有迹可循、处处有痕可查”孙强说道。

自今年年初进场以来,孙强持续做好技术引领、全面管控施工生产,以标准化为抓手,扎实推进场站建设;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优化设计方案,持续升级技术方法,为工程推进提供有力支撑,积累了诸多项目管理和技术上的先进经验,赢得了业主单位、一航局、公司的一致好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孙强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和责任,他将一如既往做好本职工作,把唯进步、不止步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努力追求新的业绩,为无悔的人生书写更加华丽的篇章。(孙元兴)

责任编辑: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