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资讯频道
分享

2025年1月,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推动党员干部涵养尚俭戒奢、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

仔细品味其中深意,感觉和当下流行的“极简生活”“断舍离”等理念,有不少相通之处。清廉并非苦行,而是一种高尚的生活艺术。党员干部要学会在“极简生活”中,享受内心的安宁、社会的尊重和长远的自我价值实现,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白、行稳致远。

过度膨胀的欲望,斩断。“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有的党员干部私欲膨胀,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还想给子孙留点“家当”,以权谋私、肆意敛财,把手中的权力当成攫取个人利益的工具,最终落得众叛亲离、身败名裂的下场。党员干部本是公仆之身,理应把精力放在干事创业上,想索取的太多,内心注定无法安宁,到头来得不偿失。为人者皆有欲望,但欲不可纵,渐不可长。过分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往往就容易招致灾祸、滑入深渊。正所谓“布衣得暖皆是福,草室能安即时春”,合理之欲,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享之心安。非分之欲,易使人沦陷,待到无路之时,再想回头过平淡如水的生活,又岂能如愿以偿?党员干部唯有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才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不合时宜的攀比,放下。“将自己的生活沉浸在不断与他人比较的困境中,是一种痛苦,更是一种悲哀。”有的党员干部看见商人老板穿名牌、坐豪车、出入高档餐厅,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与之相较自己过得十分“寒碜”,心理上的落差逐渐转为行为上的偏差,于是利用职务便利“官场淘金”,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物者,未足与议也。”盲目攀比源于不自知和不知足,党员干部如果整天怨天尤人,总嫌自己待遇比别人低、晋升比别人慢、荣誉比别人差,唯独能力比别人强,不但自己活得很累,还容易比“崩”心态,底线失守也是早晚的事情。如果真要有所比较,那就比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比奉献,俯首甘为孺子牛,比廉洁,内心坦荡无杂忧。所以,不必羡慕别人的生活,自己亦可以活成风景。

复杂费力的圈子,精简。“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以权相交,权失则弃。”有的党员干部善于通过“老乡圈”“同学圈”向外蔓延,搭建自认为安全可靠的“朋友圈”,从而进行利益勾兑,最终“小圈子”变成了大圈套,害了别人,也套住了自己。党员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谁都有亲朋好友,也很难免人情世故,但如果交往过杂过滥,热衷拉关系、找门路,落入扭曲的关系网和人情陷阱,不仅浪费心神、损伤身体,还很容易被有心人“围猎”。“清交素友,比景共波。”党员干部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要在“三圈”交往上做好“加减法”,多一些志同道合、少一些庸俗“互惠”,多一些独处自省,少一些应酬攀附;多一点冷静和警觉,少一些浮躁与盲动。在原则和规矩下净心、净己、净友,卸下不必要的负累轻装前行。

“但存清白在,日日是平安”。“享受清廉”是一种智慧的选择,更是一种精神的升华。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向上的精神状态,正确处理好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关系,不为物欲所惑、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人情所扰,主动舍弃那些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坚守纯洁美好的精神家园,心无旁骛干好本职工作,在平凡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收获真正的幸福。(冉庆利)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资讯频道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2025年全国传统武术公开赛(南拳赛区)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