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建设银行展厅的智能机械臂正为观众递上一杯现磨咖啡,中国银行展区的人形机器人用流利的问候迎接访客……这些充满未来感的场景,正是福建金融业以数字技术重构服务生态的生动缩影。
随着《福建金融监管局推进辖区银行保险法人机构数字化转型工作实施意见》深入推进,福建金融业以“科技+数据”双轮驱动重构服务生态正在八闽大地蓬勃展开。
截至2025年3月末,福建主要法人银行电子交易笔数替代率突破92.82%,数字技术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重塑着金融服务的每一处细节。
监管筑基:
智能治理锻造金融“安全锁”
“数字化转型不是选答题,而是必答题。”福建金融监管局科技处负责人指着大屏幕上跃动的数字表示。记者了解到,依托《福建金融监管局监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施方案》,该局构建起“1+3+N”监管格局,从数智化转型统筹规划、数智监管体系、智能工具集群、配套机制等四方面着手,努力打造穿透式监管新范式。
在智能监管中枢,异常资金监测系统如同金融“北斗导航”,通过“跨行、跨人、跨账”三维追踪技术,实时监控全量信贷、保险赔付、法人机构股权交易等七大领域。
“过去一年累计发现超10万个资金异常流动疑点,现场检查、案件稽查、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等监管领域质效大幅提升。”监管机构相关负责人介绍。
数据显示,配合“数字化转型发展提升年”专项活动,全省中小银行科技研发投入同比上升10%。辖内福建海峡银行推广零售信贷智能贷后系统,实现个人贷后检查任务自动预警、自动推送、自动检查,客户经理贷后检查工作效率提升75%。泉州银行重塑“贷生活”业务办理流程,构建“线上+线下”深度结合的信贷运营标准模式,实现流程线上化、风控标准化、作业无纸化,单笔业务办理时长从平均一周缩短至最快两小时放款。福建省农信联社有效支撑“龙岩e贷”,实现“授信一步到位、费用一分不收、风险一键排查”的科技赋能普惠金融模式。
截至2025年3月末,辖区主要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电子银行业务总计开户2291.4万户,比上年年初增长7.66%;电子交易笔数9.89亿笔,比上年年初增长1.58%。
在保险领域,AI与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推动理赔服务进入“秒时代”。以中国人寿为例,中国人寿寿险APP拥有近1.6亿注册用户,打造实时直达客户的数字化运营服务矩阵;全年服务超30亿人次,理赔近2500万件,核保、保全智能审核率分别达95.2%、99%;其推广的“全流程无人工理赔”服务,“理赔预付”惠及客户数同比翻倍,“理赔直付”最快可至秒级。
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展厅内,工作人员(左)为往来观众提供数字金融产品咨询。
数字金融彰显温度与精度
在建设银行“数瞰建行”展区,一套斩获国家级奖项的授信审批系统引发关注。该系统集成自然语言处理与知识图谱技术,可分钟级生成涵盖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及风险评价的专业报告,累计生成报告超5万份。
展区另一侧的“模拟人生”互动平台上,选择“科技创业者”角色的林女士仅用30秒即获得定制融资方案。
“通过整合企业生产经营要素、财务、资金及股权投资等多维度信息,我们为企业绘制立体画像。”建行福建省分行科技金融中心负责人罗颖介绍。
据了解,围绕科技创新主体需求,建行构建了“358”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打造“省分行科技金融中心—二级行科创服务中心—县级支行科技特色支行”三级组织架构,启动专营机构、专门评价、专属产品、专业服务、专项资源“五专”工程,创新“以投定贷”“以薪定贷”等八维定贷模式,适配供应链金融、母子公司协同股权投融资服务等超30项专属产品,服务超6000家科技创新主体,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
数字化转型的温度在“数字康养区”更为凸显。72岁的林阿婆体验“关怀版”手机银行后说:“语音查养老金、老年大学课程随时学,太方便了!”
建行福建省分行通过“欢孝适老一平方”服务体系,在全省打造26家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将助老设施与适老服务深度融合。此外,该分行积极参与数字福建建设,承建公积金管理系统、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等重大项目,将全辖网点升级为“政务大厅”,支持办理超250项政务服务。
该分行造价咨询业务部副总经理应安彬表示,“我们既是数字福建的建设者,更是受益者。”他特别提及“工程宝”数字化监管平台,该平台以“咨询+监管+金融”组合模式,实现工程款全链条可追溯。
邮储银行展厅内的曲面屏上展示的自研大模型“邮智”吸引专业观众驻足。该模型具备“全面能力构建、全栈自主可控、全域场景赋能”三大核心特色,通过“算力、算法、数据、场景”四位一体服务体系,为全行数智化转型注入动能。目前,“邮智”已落地小邮助手、信贷、研发测试等超50个应用场景。
在数智化洞察领域,邮储银行构建特色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数据资产总量超55万项,接入7大类、57小类外部数据服务;数智化决策则由“邮储大脑”支撑,为财务、风险、运营、信贷等多个领域超300个场景提供智能化支撑。
数字人民币体验区中,市民陈女士用“满10减5”红包购买咖啡,直言“数字人民币支付就是优惠多”。手机银行10.0版本的“年度账单”功能将用户消费足迹转化为时光画卷,用户张先生感慨:“邮储银行越来越懂年轻人,AI功能让人爱不释手!”
数字金融驱动产业创新
中国银行展区内,人形机器人奉上的现磨咖啡飘散着科技气息。如今,该行已在24家境内一级分行设立科技金融中心。工作人员以“时代星云”为例,展示该行科技金融产品如何助推1800家福建科技企业完成产业化跨越。
在霞浦三沙湾,渔民老陈通过“商E贷”实现“手机一点,钱就到账”,该产品是中行福建省分行70个县域特色产品中的代表。聚焦福建县域经济,该分行推出“武夷岩茶贷”“德化白瓷贷”等产品,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达570亿元,服务小微客户超4200家。
绿色金融展区讲述着圣农集团的“生态蝶变”故事。中行通过18亿元信贷支持其构建“养殖—加工—生物质发电”全产业链闭环,将生态“含绿量”转化为发展“含金量”。
截至2025年3月末,中行福建省分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突破1150亿元,助力福建森林覆盖率连续46年居全国首位。
同时,该分行加大对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出“科技金融专属授信业务”“创新积分贷”“专精特新贷”等产品矩阵,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近450亿元,较年初增速达17%,并引导50余只投资基金聚焦科技领域,“引金入闽”助推福建科创企业蓄势腾飞。
兴业银行科技金融展区内,一场裸眼3D视觉盛宴展现半导体产业科技树,观众可沉浸式见证该行深度服务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领域头部企业,助力国产替代突围。
据悉,为擦亮科技金融“第四张名片”,兴业银行搭建总分支三级经营管理体系,以“政策链、创新链、资本链、产业链、人才链”五链融合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
绿色金融展区的“低碳向前冲”互动游戏吸引观众体验碳排放计算。作为绿色金融先行者,兴业银行绿色融资规模达2.19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9679亿元,为1.68万企业和246万零售客户创建碳账户。
养老金融展区中,养老规划计算器可生成个性化建议书,“安愉人生”标杆网点则让观众体验适老化服务细节。截至2024年末,兴业银行服务老年客户超2700万户,管理资产规模1.87万亿元,服务养老产业客户逾4万户,融资余额超1000亿元。
数字人民币活动区热度爆表,兴业钱包“满立减”优惠吸引观众参与,目前该行数字人民币钱包超1200万个,交易额突破5500亿元。展区还设置“理财经理数字人”互动屏,市民黄先生与AI职业经理交流后感叹:“数字人太智能了!”此外,兴业银行启动贵安新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形成“多地多中心多活”算力布局,并利用AI+投研技术提升市场决策能力。
未来图景:
数实融合润泽千行百业
峰会现场的“建行生活+数币”市集里,数字人民币红包雨引发消费热潮;“复兴壹号”智慧党建平台覆盖6200个党组织……这些场景昭示着数字金融正从“盆景”变“风景”。
福建金融监管局数据显示,全省保险机构利用AI、OCR、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技术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聚焦医疗领域和失能人群推出“免申请、零等待、极速理赔”保险理赔服务,形成了一批基于大数据、模型算法的创新应用产品,惠及超百万市民。
“数字化转型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监管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场数字盛宴中,福建金融业用创新成果诠释着“数字为民”的初心,让科技之光照亮每个角落。正如那杯由机械臂冲泡的咖啡,金融服务的未来图景愈发清晰——更智能、更普惠、更有温度。
责任编辑:庄婷婷
- 最新金融资讯 频道推荐
-
普瑞眼科2024亏损1亿元 2022上市超募8亿国泰2025-05-16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