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6月起,中国全面进入汛期,其中,南方已经进入主汛期。据水利部预测,2025年6—8月,长江流域嘉陵江、岷江、沱江、汉江,黄河流域大部、淮河流域大部、海河流域、松辽流域大部、珠江流域沿海等降水将偏多。强降雨不仅可能造成洪水,也可能带来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珠江、海河等南北方重点防汛区域,现在正开展排查和加强监测等备汛工作。
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华南地区“龙舟水”降雨集中期。“龙舟水”往往短时雨强大、累计雨量多、突发性强,且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容易造成洪涝灾害。珠江流域就是需要重点防范的区域之一。
目前,广东全省7000余座水库中,共有60座病险水库,绝大多数是小型水库。为安全度汛,广东已经开始进行病险水库修复,并加强监测。
作为珠江流域的第二大支流的北江,不到3年的时间里已遭受两次特大洪水。水利部预计,2025年,北江仍可能发生较大洪水。因此,2025年北江度汛的重点工作就是:确保北江大堤安全、做好北江中上游薄弱环节防守、做好潖江蓄滞洪区应用准备,并全面排查病险水库。
海河流域下的北京 今年如何度汛
而在北方,海河流域也正式进入汛期。根据气象水文预报,2025年,海河流域气象年景总体偏差,汛期降水偏多明显。同时,旱涝急转风险较高,防汛抗旱形势复杂严峻。
两年前,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让北京的门头沟区和房山区遭受重创。门头沟区韭园村在当时受灾严重,大量房屋、道路被山洪冲垮。2025年,韭园村的防御有了更多准备。
2024年,北京市水务局选取韭园村作为首批试点村之一,围绕预警指标、预警信息发布、人员避险转移等内容,形成了山洪灾害防御村级预案。目前,北京已有1223个山洪沟村庄制定了这样的“一村一策”防洪避险方案。
此外,“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之后,水务部门发现,山洪的洪水起涨特别快。因此,2025年,北京市水务部门对352条山洪沟道,新增加了水文监测设备,将对沟道洪水起涨情况进行实时捕捉。
责任编辑:赵睿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 闻“汛”而动 昼夜奔忙 ——党员干部防汛救灾一线见闻2024-08-20
- 八大流域防汛抗洪 近期重点做好这些工作2024-07-22
- 国家防总提升浙皖赣防汛应急响应至三级2024-06-24
-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
鄱阳湖水位历时8个多月重新突破12米枯水线2025-06-04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