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东源村的木活字修谱师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数百位演员组成方阵,用汉字“和”的演变过程,向世界展现,我国古老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让无数人惊叹。但也许很少有人会想到,在浙江温州瑞安市东源村,木活字印刷术依然保留至今,甚至可以说养活了这个村子里的不少人。6月22日,由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指导,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大力支持下,光明网、斗鱼直播等联合主办的“致·非遗敬·匠心”大型系列直播活动就来到了位于东源村的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这里同时也是木活字印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超辉的祖宅旧址,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东源村的木活字修谱师

山脚下的东源村古朴而又宁静,赶上多雨的季节,青石板、绿苔藓,脚下的每一步似乎都满藏着岁月遗落的痕迹。浙南地区的人对血脉宗族尤为重视,千百年来,祠堂和族谱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传承印证。族谱每过20年左右就需要重新翻印,修谱师这项职业因此而来,活字印刷这项技艺也因修谱的需要而在民间代代相传。现年63岁的王超辉是王氏家族木活字印刷的第23代传人,与木活字相伴40余年,常人眼里的小木块,王超辉却如数家珍。与往期直播不同的是,这一次光明网还特别邀请到了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教授,为斗鱼网友讲述中国汉字的历史,活字的发展以及温州地区的宗族观念、风土民情,解答网友关于活字的昨天、今天以及明天的种种疑问。

东源村的木活字修谱师

刻字有刀法、捡字有口诀,排版有格式,印刷有讲究,东源村的木活字印刷术严循古法。正因为这种讲究,许多人闻声而来。书写、雕刻、捡字排版、上墨印刷、打圈划支、填字分谱……一本家谱的诞生要经过十余道工序。王超辉一面向斗鱼网友介绍着用木活字修谱的流程,一面拿出准备好的小木块进行演示。写字,可以说是木活字的第一道关键工序,与雕版印刷正字反刻不同的是,活字是反字反刻,而且木活字要用老宋体,老宋体横细竖粗,不单要练好一手毛笔字,还要反写,所以必须对每个字都烂熟于心,对于这项基本功,王超辉说,不少学徒都卡在了这一关。

东源村的木活字修谱师

写得工整后,还要刻得精美,刻字须用上好的棠梨木,决不能马虎,刻字有要点:反手,先横、次竖、后撇。王超辉说,学徒时期划到手是常事,只有反复练习琢磨来提升,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如今,王超辉可以10分钟左右就刻好一个字。刻好的木活字整齐地排列在一个个长方形的字盘中,常用字大约有5000多个,但是通常需要准备二三万字用于修族谱。早些年不通公路,木活字印刷宗谱需要谱师挑担外出,将字盘叠放,用绳索扎成两堆,一人用扁担挑走,俗称“一担”,大约有100多斤重。修谱师每出去一次最少都需要两三个月,吃、住、修谱都被安排在宗族祠堂内,遇到有的宗族族谱内有好几千人,修谱半年以上再正常不过。

东源村的木活字修谱师

面对密密麻麻几十个字盘,斗鱼网友不禁好奇,王超辉是如何在众多活字中挑选到族谱中需要的汉字?其实,秘密就藏在一份160字的捡字口诀中,面对镜头,王超辉用当地方言为大家念出了这个口诀:君王立殿堂,朝辅尽纯良。庶民如律礼,平大净封张。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数支春。疾风知劲草,世乱识忠臣。士穷节见义,国破列坚贞。台史登金阙,将帅拜丹墀。日光先户牖,月色响屏巾……朗朗上口的捡字律诗,将复杂的汉字偏旁部首排位简约化,只需记住诗句,熟悉字盘的排列位置,捡字时就能得心应手。几秒钟就能找到所需要的汉字。

责任编辑:杨林宇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木活字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新打造12条敬老爱老城市公共汽电车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