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平潭新闻
分享

原标题:平潭加快全域旅游建设:深耕“平潭蓝”迈向“国际范”

深耕“平潭蓝” 迈向“国际范”

国际旅游岛建设如火如荼

平潭加快全域旅游建设:深耕“平潭蓝”迈向“国际范”

↑东庠岛鲎北村风光(资料图)

平潭加快全域旅游建设:深耕“平潭蓝”迈向“国际范”

↑环岛路龙凤头路段,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资料图)

平潭加快全域旅游建设:深耕“平潭蓝”迈向“国际范”

↑龙凤头沙滩吸引许多游客前来度假(资料图)

平潭加快全域旅游建设:深耕“平潭蓝”迈向“国际范”

春回大地,岚岛万象更新。从去年的“七大攻坚战”中的“景区改造提升攻坚战”到今年的“八大工程”中的“特色鲜明滨海旅游工程”,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正迈入快车道。

近年来,平潭紧紧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结合海岛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高水平规划、前瞻性布局,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集合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旗帜下,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带领全区人民上下一心,围绕产品体系、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对台融合、品牌形象等关键环节,加快全域旅游建设,不断提升“平潭蓝”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数据显示,2018年,平潭全年接待游客量达484.32万人次,同比增长25.1%;旅游收入56.74亿元,较2017年旅游收入增长超三成。得益于国际旅游岛的拉动效应和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效,平潭美誉度和知名度不断攀升,“平潭蓝”旅游形象越来越深入人心。

产业联动

助推旅游发展

今年春节期间,平潭国际旅游岛旅游市场火爆,接待游客25.85万人次,同比增长48.55%;旅游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77.38%。亮眼的数据源于平潭兼顾资源开发与保护,打造高品质全域旅游的坚持。

“平潭将以‘原生态+现代化’的理念为引领,结合优质海洋、石头厝等特色资源,做足海洋文章,深耕海岛风情,力争建成一批滨海系列旅游拳头产品,丰富‘平潭蓝’旅游品牌内涵。”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平潭深入推进旅游与文化、服务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构建产业联动、要素互通的旅游产业大格局。

2月底,集购物、特色渔港、风情旅游为一体的平潭东澳渔人码头开始试营业。渔人码头以经营中高端海鲜餐饮为主,还开展海鲜加工、海鲜伴手礼、台湾海鲜贸易等业务。“游客可以一边饱尝海鲜大餐,一边欣赏特色渔港风情。”平潭嘉源置业开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苏碧亮说,以此为基础,带动周边地区打造对台窗口、海上门户、特色渔港等产业聚集区,有效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拉长旅游产业链。

产业发展离不开项目支撑。去年,平潭重点实施5类26个旅游项目,引导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文化融合也有更多的突破。由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导演的《平潭映象》,自去年1月在福州首演以来,共巡演38场次,跨越7省16城,5万余人观看。出品人闻玲认为,《平潭映象》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打造平潭旅游文创战略资产”这一核心诉求,为平潭在国际文化交流传播层面,塑造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城市文化地标,提供了切实的可能。

这几年,平潭围绕“清新福建·平潭蓝”品牌培育,不断扩大营销推介广度及深度,不仅在北京、青岛等地举办多场专场推介会,还设立福州三坊七巷、厦门机场国际旅游岛推广站,旅游市场营销取得新效应。

两岸融合

开创双赢模式

平潭拥有“实验区+自贸区+国际旅游岛”叠加优势,吸引越来越多企业来平潭“掘金”。

两岸融合,平潭与台湾通道更优了。平潭推进实施“分线管理”新监管政策,推进两岸关检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换,推行关检“三个一”,着力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政策落地,创业空间更广了。对台对外开放前沿的政策红利,前所未有地吸引着境内外企业纷纷入驻。中央、部委、省各级优惠政策不断“加持”,特区中的特区态势愈益凸显。

立足“两岸共同家园”定位,平潭创新“四位一体”对台开放模式,包括扩大旅行社业务开放、率先采认台湾旅游从业资格、促进台湾青年旅游就业、两岸合作开发旅游特色产品,旅游对台开放取得新亮点。目前,已有8家台资旅行社落户平潭,128名台湾导游在平潭自贸片区通过换证培训。平潭还推进岚台旅游产业合作,举办两岸民宿产业交流会,引进“石头会唱歌”“风中旅行”等7个台湾团队经营民宿。

“要想同等待遇,也需要付出同等努力。”台胞王佩琳感慨道。以台湾专才的身份来到平潭的王佩琳,目前在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任职。在近期公布的首次开放台籍考生参加的国家导游证考试中,王佩琳成为全国首批通过国家导游考试的在岚台胞。王佩琳走过许多国家,却依旧钟情于平潭这座小小的海岛。王佩琳说,平潭是她的第二个家,而国导证是她真正走向导游的第一步。“平潭是我导游生涯的第一站。相信有一天,我会带着许多游客,将平潭作为首站,从平潭出发,带大家认识广阔的中国大地。”王佩琳说。

陈世斌来自台湾高雄,是一名海洋学博士,而他的另一重身份是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作为旅游部门一分子,他热衷于平潭旅游事业的发展。近日,在结束了“七大攻坚战”任务后,他又立即投身到“八大工程”中去,为平潭新一年的旅游宣传谋篇布局。 “我负责对接9个滨海旅游的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但是我希望能借此机会推进平潭旅游发展,让平潭的旅游环境更加美好。”

“平潭将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突出对台优势,努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文旅融合,以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更高的境界,加快培育壮大旅游产业,加快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平潭综合实验区旅发委主任陈道金说。

择优而为

擦亮旅游名片

旅游是平潭最大的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真宝贝”,要保护好生态,建设国际旅游岛。这是指引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面旗帜,鼓舞全区干部群众努力作为、奋发向前。

2016年8月8日,国务院批复实施《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平潭成为全国第二个国际旅游岛。越来越多的旅游项目在此落地,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观光,越来越多的两岸人才齐聚于此,平潭正开启旅游发展的新纪元。

曾经偏居一隅的海岛,如今经匠心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国际旅游岛”。结合优势,平潭国际旅游岛积极展开与台湾等地的旅游合作,广泛吸取各地成熟的旅游经验,打造出丰富多样的平潭旅游新业态。

在新兴业态上,平潭重点构建以大旅游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发展“旅游+”,促进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休闲、健康、金融、会展等产业深度融合。充分利用15%企业所得税等政策优势,平潭在投资环境上“软硬兼施”,特色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集聚发展。

实验区产业办副主任徐顼说,因为有好的区位优势、好的政策,越来越多的客商看好平潭。此前,旅游业列入平潭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七类旅游产业也可享受15%税率优惠,这就是精准施力的一个体现。精准定位某些行业、某些领域、某些企业,我们要把产业链做大做强,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依靠、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的“产业森林”,吸引更多好的企业落地平潭。

目前,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上,平潭已策划生成130多个项目,涵盖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产业链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对台对外项目、公共服务项目等五大类。其中,石头厝是平潭海岛居住文化的“活化石”,全区共有石头厝4.4万多幢,它们不仅是风情浓郁的独特民居,也是海岛祖先“斗天战地”生存智慧的结晶,是平潭的“真宝贝”。围绕“咖啡”、“文创”、“茶养生”、“海钓”四个主题,平潭做好传统民居石头厝文章,打造特色主题村,进一步打响平潭国际旅游岛旅游品牌。

此外,平潭着力于改善旅游基础设施,通过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推进创建A级景区、建设旅游服务综合平台、着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等方式,提升重点旅游景区,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为终结“马路拉链”带来的环境破坏、“空中蜘蛛网”影响城市美观,以及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平潭正在加快建设地下综合管廊。不远的将来,这一“看不见的地下工程”将实现电网、通信网等各类管网的信息化、智慧化管理。同时,平潭还以零容忍的态度,推进违建拆违、猪场鸭舍拆除清理。这些,为平潭擦亮国际旅游岛的名片打下坚实基础。

东海扬波,麒麟奋蹄。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实验区党工委书记陈善光强调,要保持海岛特色,合理改造古民居,并借鉴其他国家成熟经验,提升海岛规格和品味,不断集聚人气,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撸起袖子加油干,全面加快开放开发,更好地服务全国改革开放大局,奋力谱写平潭综合实验区发展的新时代华章!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平潭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新打造12条敬老爱老城市公共汽电车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