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南平新闻
分享

通讯员 毛样生 苏燕梅

中秋国庆双节即将来临,这几日,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官路乡花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黄凌鸿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中秋国庆对他来说,是个不可多得的商机,是将村里的薏米、山茶油等农产品推销到全省的好机会。

黄凌鸿是福建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名党员干部,在药品监督岗位上干了20多年。2017年12月13日,他接受单位指派来到浦城县官路乡花园村担任第一书记。

利用薏米、山茶油做起“大文章”

初来乍到,黄凌鸿很是忐忑。花园村是省级贫困村,村财政收入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性支付,村集体没有收入来源,村财政收入几乎为零。村财增收是贫困村脱贫的主要指标,如何为村集体增收,成了他的一项大难题。很长一段时间,黄凌鸿经常彻夜难眠,就连做梦,都是想着怎么让村里的经济发展起来。

多方走访,几经调研,黄凌鸿决定利用薏米、山茶油等农产品做起“大文章”。

浦城县官路乡花园村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浦南高速公路纵贯全村。古时候福建的秀才要进京赶考,都要经过花园村旁的古道。大家都说这条路是当官之路,久而久之这里便被称作“官路”了。花园村占地面积5.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0亩,林地面积8000多亩。花园村的经济主要以水稻、薏米种植为主,辅以毛竹、山油茶等经济作物;林地主要产毛竹、杉木、油茶等。

在这些农作物中,浦城薏米种植历史悠久。早在东汉前,浦城就开始种植薏米,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浦城薏米独具色白、饱满、圆润、味正、糯性好、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等特色。2008年,浦城薏米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图中间为黄凌鸿

黄凌鸿调研花园村农作物

图5

黄凌鸿

黄凌鸿为了做大做强薏米产业,打造官路薏米品牌,采取“农户+合作社”的合作生产方式,走组织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道路。他从中牵线搭桥,让村委会和乡里的一家合作社对接洽谈,达成农产品销售合作协议。合作社采购农户薏米、山茶油等农产品,增加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和保障性。村委会积极引导农户规范种植和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在合作社引导下,农户都把农产品卖给合作社。同时,合作社在包装上也进行了改进,将薏米、山茶油档次提高不少。而最难的农产品销售,自然落到了黄凌鸿身上。

图右为黄凌鸿

图右为黄凌鸿

为了开拓薏米的销售渠道,黄凌鸿真是操碎了心。他利用自己在福州的人脉,成功的说服朋友单位采购村里的薏米,作为福利发给员工。他还和福建省闽粮购销有限公司、福州禾盛粮油有限公司合作,拓展花园村农产品的销路,落实富民兴村产业,帮扶脱贫致富。通过运作,将薏米、山茶油的规模扩大了,产业链延伸了,也提高了品牌价值和经济效益。

盯住灵芝、竹荪,走出创富新路子

“促进产业振兴,完善产业体系”这是黄凌鸿一直在琢磨的事,他长期从事药品监督管理,仙芝楼生物科技公司灵芝基地正巧就在浦城。于是,在他的牵线搭桥下,村里和仙芝楼生物科技公司合作,由当地村民合作种植灵芝药材。他重点扶持、发展一批药材种植带头人,通过贫困户入股参与和共同经营的模式,逐步带动合作社、农户进行规范化基地种植,通过以点带面大力发展药材产业,增加贫困农民收入。

图中穿蓝色上衣为黄凌鸿

黄凌鸿调研药材种植

今年,村里灵芝长势喜人。村支书黄瑞旺说,一亩灵芝,产值能达2万元。一年灵芝能收两次,一次生长期在3个月左右。一些村民利用废弃的老宅种植灵芝,省了不少场地费。

同时,黄凌鸿主动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子,利用县政府促进贫困村农村集体发展专门下拨的扶持产业发展专项经费14.5万元积极发展竹荪种植产业。按照“六要”群众工作法要求,通过理事会管理和贫困户参与种植的模式,发展以长裙竹荪为主的食用菌产业,走出一条“组织引领、党员带头、全村参与、共同致富”的党建富民强村之路,解决了贫困户和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促进村民脱贫致富。

他利用光伏产业精准扶贫,采取县财政投入30万元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贴息贷款的方式,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电站,帮助增加村集体财政和贫困户建立长久增收渠道。他利用县政府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投入50万元,和贫困村签订协议,由县国资公司统一购置县城店面,通过出租方式使村财逐年增收。

亮灯、饮水工程,建立宜居农村

初秋时节,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走在花园村小道上,迎面扑来山里的清新气息。阳光洒在古老的官道上,道路一侧种满了薏米、水稻。村道上,看不见鸡粪、鸭屎,随处可见的是干净的水泥路和清澈的小溪。偶尔,路边的波斯菊绽开了笑脸,别有一番韵味。

为建设生态宜居宜业美丽乡村,通过党支部的引领,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入村以来,黄凌鸿了解到村民饮水不便,利用省财政厅下达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捆绑资金建设和改造村饮水工程,让村民安全用水得到保证。为了满足农村居民夜间出行的安全,积极争取派出单位支持,下拨30万元扶贫资金用于村庄道路亮化工程,在村庄中及到乡镇的道路安装89盏太阳能路灯,方便了村民的出行。通过开展每家每户“门前三包”“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通报、“美丽庭院”评比等措施,引导村民形成了自觉清理环境卫生的习惯。在村部建立的“爱心公益超市”,通过垃圾换礼品的方式,鼓励村民树立环保意识。

为了丰富村老年人生活,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娱乐活动、集中交流,日间照料的场所,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通过上级补助和村民自筹方式建设一所“农村幸福院”,为本村6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服务。进一步完善村级卫生所和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让村民享受必要的健康保障和业余文化生活。利用“一事一议”项目修建停车场,方便村民休闲及返乡村民停车,并为日后发展乡村旅游打好基础。

发挥自身优势,公益健康引进村里

作为省药监局的驻村干部,黄凌鸿充分发挥自身行业优势,联系丹麦瑞声达公司和福州声科听力联合组织听力爱心小组来村进行听力咨询、耳道检查、听力检测等公益活动。爱心小组对村民开展爱耳护耳的科普介绍,并进行丹麦瑞声达助听器的捐赠活动。

图3

黄凌鸿给孩子们普及用药安全知识

他联系福建中医药大学分会专家服务团到浦城县官路乡花园村开展义诊活动。专家们给前来村民提出诊疗意见、健康咨询、针灸推拿按摩等服务。为群众宣讲预防保健知识,对村民们的日常保健、多发病的预防和常用药服用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村民掌握基本的健康保健知识和技能,倡导大家树立健康生活理念。他还联系相关企业捐赠相关医疗器械和物资,完善村部卫生所的设备以及村部设施,方便村民就医及休闲。有时,他还到村里的中小学,给学生们讲解“饮食用药安全”常识,并发放一些科普读物,普及用药安全知识。

驻村的实践,使黄凌鸿熟悉了农村基层工作方法,以及与村民交流交融的捷径,在与村“两委”干部和村民的交往中,增进了理解与交流,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学到了许多工作方法,真切感受到基层锻炼的价值与益处。

通过驻村,黄凌鸿深知基层工作的不易,驻村就是要扎根基层、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立足平凡。用赤诚的初心,质朴的奉献融入贫困群众,担当起脱贫攻坚重任。“要始终牢记为民谋福祉就是我们的初心,带着深厚感情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以自己的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始终把脱贫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黄凌鸿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李牧晨

最新南平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民进党拟收“战争税”、台军在金门打实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