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厦门新闻
分享

东南网10月1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李逵)未及时变更企业登记有关信息,未“亮照经营”,生产、销售的产品标签标识不符合规定……对这些轻微违法行为的监管和治理,厦门将更加包容审慎。

厦门市市场监管局日前制定出台《厦门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全省率先以市场经营“免罚清单”的形式,对78项社会危害性较小,当事人已履行法定义务或本身无严重过错,又能及时予以改正纠正的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

实施免罚清单,让执法有温度

商事登记改革以来,厦门市市场主体数量稳步增长,目前已达70.69万户。“很多企业在发展初期由于不熟悉法律法规,容易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且多是无心之失。”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出台的《办法》,是该局参考借鉴上海、北京、深圳等地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的做法,并结合厦门实际研究起草,充分体现厦门特色。

据悉,《办法》用清单的形式,明确了商事主体登记备案、商标、专利、广告、电子商务、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特种设备、计量、标准化、工业产品许可、认证、价格等15个领域的78项不予处罚轻微违法行为及其适用条件和法律依据。

按照《行政处罚法》过罚相当的原则,清单所列举的轻微违法行为,有的是属于程序违法,例如公司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未依照相关法规定办理有关变更登记的,依法改正后,可不予处罚;有的是违法行为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例如生产、销售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不符合法定要求,经营者主动改正或者在市场监管部门责令改正的期限内改正,可不予处罚。

“清单细化完善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将不予处罚的事项具体化和标准化,给执法人员以明确指引。”上述负责人表示,这一方面有利于市场主体及时纠错,放下包袱,轻松上阵,感受到政府的温情和执法的温度,为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初创企业提供更加宽容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统一执法尺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免罚不免责,监管更包容审慎

记者注意到,《清单》所列违法行为,大都属于较多发但客观上实际危害后果较小的事项,比如经营者在其经营场所或者利用自有媒体发布自有商品或者服务广告时使用“最高级”、“最佳”等绝对化用语;经营者商品未明码标价或不按规定的内容和方式明码标价;经营者未按规定在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放置营业执照、许可证等。

需要厘清的是,“免罚”并不等同于“免责”。对适用《免罚清单》的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市场监管部门也将加强对违法主体的宣传教育,通过责令改正、行政告诫、行政约谈、行政指导等柔性措施进行纠正教育,同时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促进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开展经营活动。今后,市市场监管局还将根据工作需要和法律法规规章调整情况,对清单事项适时予以调整,推进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执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