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厦门新闻
分享

原标题:勇当探路先锋 落后村成为同安第一富村

勇当探路先锋 落后村成为同安第一富村

本报最新航拍

▲如今的梧侣社区已建设成远近闻名的“同安第一富村”。

勇当探路先锋 落后村成为同安第一富村

昔日的梧侣不靠山不靠海,全是黄土沙坡田。(梧侣社区提供)

勇当探路先锋 落后村成为同安第一富村

▲梧侣文化园成为居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勇当探路先锋 落后村成为同安第一富村

▲梧侣社区老宅翻新后别有一番韵味。

勇当探路先锋 落后村成为同安第一富村

梧侣社区商业街一角。

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文/ 记者 黄圣达 卢漳华 吴耀东 黄语晴 柯笛 图/记者 张奇辉(除署名外))洋房林立、绿树环绕、交通四通八达,繁华的商贸中心、配套齐全的文化广场、车水马龙的商业街应有尽有,这里是同安工业集中区内的新民镇梧侣社区,也是一个5万余名外来人口与近4000名本地居民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幸福家园。

敢试先行、温馨融合的梧侣社区,与厦门经济特区创新创造、开放包容的鲜明特质高度一致。当“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见证沧桑巨变讲述百姓故事”厦门日报新闻大篷车在选择目的地时,传奇色彩浓厚的梧侣社区理所当然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11月28日,厦门日报新闻大篷车走进同安区新民镇梧侣社区,了解这里的发展故事。

从曾经全镇最穷的村,到现在远近闻名的“同安第一富村”,最近十几年,不甘贫穷落后的梧侣人,抢抓同安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机遇,敢于打破条条框框,大胆实践“社区+公司”的发展模式,实现集体经济与居民收入的同步跨越,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成为我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的生动范例。

这里的实践,可以给正面临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许多城中村和城郊村一个借鉴。

开发建设

三个月交出4000多亩土地创造“梧侣速度”

“旧时,梧侣不靠山不靠海,全是黄土沙坡田。种庄稼没有水,全靠天吃饭;经商路不畅,全靠肩来扛。村民世世代代勒紧裤腰带,面朝黄土背朝天,仍无法摆脱贫穷的帽子,村庄更成为市、区长期挂号、远近闻名的铁杆落后村。”

在梧侣文化园的一楼,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段介绍。社区主任柯永在说,在纯农业时代,由于缺水,梧侣和隔壁的后宅村是全镇最穷的村,“以前我们主要种花生,如果长时间不下雨,整片花生就死了。但雨一下多,花生又全烂在地里了。”

梧侣过往的贫穷,在周边地区是出了名的,民间甚至传言“好女不嫁梧侣男”。对于这句话,柯永在的父亲——73岁的柯水木深有体会。他还记得,在谈婚论嫁的年纪,先后有人给他介绍了两个其他村的姑娘,人家一听他是梧侣的,直接就不要了,“所以后来我娶了同村的姑娘,大家都知根知底”。

受制于地理条件和基础设施,尽管当年村干部四处奔走,找项目,筹资金,努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想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但始终难有大进展。社区党委书记柯溪水曾给记者讲述过一个有些尴尬的故事——有一次,村民把村部的牌子拆下来扔进了臭水沟,“村民说,不能带领大家致富,这样的村干部有什么用?”

也因此,当2005年同安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时,梧侣村民积极配合政府征地拆迁,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完成全部土地征用协议签订、青苗清点清理、地上物拆迁、坟墓迁移等工作,顺利交出4000多亩土地,创造了令人惊讶的“梧侣速度”。

回忆起当年的情况,柯水木解释说:“穷太久了,大家都希望开发。”

勇于创新

“社区+公司”模式让村民变股东

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机遇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

被征地意味着习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梧侣人,从此“洗脚上岸”,他们该何去何从?很多村民心里有些迷茫。但同时,征地又带来了一大笔征地补偿款,很多村民在突然降临的幸福面前,膨胀而迷失了自我。

当时,五六户先拿到地上物补偿款的村民,就有3户出了问题——有的婆媳为钱打架,有的把钱几乎赌光了。“如果放任不管,这些钱花光了怎么办?”带着这个担忧,村两委、老人会等带头人经过商量,并征集村民意见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们颠倒当时通行的村集体和村民个人“三七开”的征地款分配比例,发放30%的征地款,留下70%发展集体经济和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建设公寓店面等“金边”工程,为同安工业集中区的产业工人提供配套服务。

利用留下的70%征地款,梧侣于2007年成立了全市首家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企业——厦门梧侣佳园置业有限公司,大胆实践“社区+公司”的发展模式,率先实现“金边”股权量化,数千村民变成股东。而村民利用剩余的征地款和每年的分红,进一步发展个体经营,个人收入同样迅猛增长。

“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敢于打破思维定式的梧侣人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感受颇深。有村民说:“在同安,毗邻工业区的村庄很多,梧侣能够脱颖而出,靠的就是当初的改革创新。”还有村民说:“这样的做法,至少能多富两代。”

去年,梧侣的集体经济收入约2000万元,居民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柯永在说,梧侣的集体资产,已经达到10亿元左右。

社区提升

新老梧侣人和谐相处打造一流社区环境

让梧侣社区富起来的,是工业区开发带来的外来人口“红利”。柯永在告诉记者,本地居民仅有不到4000人的梧侣,外来人口超过了5万人。

同安工业集中区周边的村庄很多,是怎样一种神奇的力量,让梧侣拥有如此巨大的吸附力?答案是梧侣社区本地人与外来人口的亲密融合,是梧侣人给外来务工人员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工业集中区大开发让梧侣人从“赤脚种地”到“洗脚上田”,大家在“梧侣模式”的带动下,逐渐富起来。但与此同时,乱摆摊设点、占道经营、卫生死角、治安防范基础差等城中村问题突出,梧侣陷入了“穷变富、富变烂”的困局。

有美丽才有人气,有人气才有财气。为摆脱困境,梧侣积极发动辖区本地人和外来人口一起参与社区建设,围绕“社区有家、家园有爱、邻里有乐、未来有梦”四大愿景,整治社区环境、改造社区景观、丰富社区服务功能,打造了本地人和外来务工人员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社区。

“社区对我们都一视同仁,社区有活动我们也积极参加。”2012年就到梧侣社区定居的外来务工人员曾东月告诉记者,社区有舞蹈队服装补贴,她们的舞蹈队伍“心之梦”由100多名外来人员组成,但社区一视同仁,同样给出补贴。

一视同仁的无差异感,让外来务工人员不再有疏离感。柯永在表示,梧侣社区党委积极推动外来人员融入社区,积极组织各项文化活动或志愿服务活动,邀请新老梧侣人共同参加,营造了和谐向上的社区氛围,同时奖教助学等方面也对社区的外来人员实行无差别待遇——“每年的‘六一’儿童节,社区都要花20多万元,给社区的小孩发‘六一’礼物,其中90%以上都是外来人员的小孩。”

梧侣还组建了工业社区青年志愿者队伍、义工服务队、红袖标巡逻队等,以及服务外来员工、维护外地人权益的房东协会、公益促进会等自治组织。

2017年,梧侣社区被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评选为全国第一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示范社区,为同安首例。

人物故事

73岁居民柯水木:

会网购爱旅游

日子过得潇洒

勇当探路先锋 落后村成为同安第一富村

▲柯水木(中)为本报记者讲述他现在的生活。

在村主任柯永在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村中一个不大的闽南红砖厝,这是柯永在的父亲柯水木的居所。

听到我们在谈论这个颇为漂亮的民居,柯水木立即拿出他的智能手机,翻出一张旧照片给我们看:“这个房子是2013年重新修的,原来是这样,很破。”他还特地强调一句“我拍的”,脸上满是得意。

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在接下来的采访中,这名73岁的老人屡次“抢镜”——看到柯永在不太熟练地操作智能烧水电磁炉,他直接开口指导;听我们聊到微信上的一些信息,老柯又蹦出一句“微信,就是要微微信,不能全信”。看到我们惊讶的表情,柯永在解释说:“我爸很时尚,前不久给我妈买手机,一开口就是要有人脸识别功能的。实际上,这个电磁炉也是他网购的。”

“网购很简单嘛,我的手机都有指纹识别功能,手指一按,东西就买了。”柯水木说,现在日子好过了,儿孙的生活也都很好,他没什么负担,可以放心大胆地消费。据柯永在说,柯水木每个月仅失地保险就可以领取2000多元,但基本上是“月光族”。

2013年起,柯水木每年都要出门旅游两三趟。在他的带动下,老伴最近也开始跟着他旅游。不过,柯水木认为自己的日子过得还不算太潇洒:“我都是在国内旅游,我们村有老人都去过十几个国家了。”

柯水木说,村里的很多老人现在经常旅游,大家的生活都很好,老人每个月有失地保险,年底还有分红,“这样的生活,原来做梦都想不到!”

租户李玲芝:

亲子读书活动

办得有声有色

勇当探路先锋 落后村成为同安第一富村

▲本报记者听李玲芝(右)讲述她创办亲子活动的故事。

在梧侣文化园,“缘来一家亲”文化长廊是5万外来人口与近4000名本地居民相亲相爱的美丽见证。这里常组织各种社区活动,义诊、烹饪培训等一个接一个,让梧侣人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40岁的李玲芝,租住在梧侣社区已经近12年了。2015年10月底的一个周末,李玲芝带着三个孩子到“缘来一家亲”长廊玩耍,孩子们玩累了,李玲芝拿出随身携带的儿童故事书开始给孩子们讲故事。附近玩耍的小朋友们被有趣的故事吸引过来,围在李玲芝旁聚精会神地听。接连几个周末,这样的场景持续上演。后来,李玲芝组织创办了“来吧,我们在这里相约”每周故事汇活动。随着冬天临近,有人建议她把每周故事汇活动搬进室内。“我是外地人,与社区干部不熟,要在社区办读书会,怎么可能?”李玲芝心想。

没想到,社区干部听说了这事,特批了办公楼二楼的社区书院成为每周故事汇的活动场所,桌椅、舞台、投影仪等设施齐全。孩子们和李玲芝不用再受天气变化的困扰,这场无意间诞生的亲子活动也举办得越来越有声有色。如今,越来越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居民融入社区,这些新家庭的加入让亲子共读的琅琅书声在社区书院上空越发响亮。李玲芝说:“社区的支持,越来越多家庭的参与,和孩子们其乐融融的相处,都让我感到和梧侣社区前所未有的融合。”2016年8月,每周故事汇活动受到社区好评,李玲芝被梧侣社区“爱德促进会”评为“义工家长”。

“现在我们一家人都完全融入了梧侣社区,我感觉自己已经是一个光荣的梧侣人。”李玲芝说,在这里居住也很安心,“路边的监控直连派出所,我们还可以用微信公众号‘大珍象’查看实时监控。”

住得放心、省心,李玲芝幸福地说:“政府在办实事,处处为我们着想。”

【名片】

梧侣社区

同安区新民镇梧侣社区位于同安工业集中区腹地,社区面积4.5平方公里,下设4个自然村,常住人口近4000人,外来人口超5万人。社区以工业立村,因外口活村,近年来社区面貌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体活动越来越丰富,社会融合越来越深入,已经成为本地人和外来务工人员宜居宜业的工业社区。

【声音】

居民翁锦芬:

我1974年从岛内到梧侣,后来嫁给当地人,留在梧侣。在梧侣生活了40多年,过去住瓦房、四处打零工,如今我们已经过上了住新房、工作收入稳定的好日子。我觉得当初留在这里的选择是对的。大家也都说我有眼光!现在,我喜欢晚饭后到村里的街道和广场上打打腰鼓、跳跳广场舞,每天都挺开心。

责任编辑:黄仙妹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梧侣社区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改革成就展在榕开展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