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厦门新闻
分享

原标题:厦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成为陆海枢纽城市

厦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成为陆海枢纽城市

厦门港集装箱业务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持续巩固厦门“一带一路”陆海枢纽城市的地位。图为嵩屿集装箱码头一艘集装箱轮正在进行装卸作业。(本报记者王协云摄)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刘艳 通讯员李春妮)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

自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市始终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系列讲话精神,以及国家相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围绕“五通”“五路”建设,充分发挥厦门在口岸、贸易投资、华侨华人、人文历史、民间交流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以及改革开放累积的制度优势,重点推进互联互通、经贸合作、海洋合作、人文交流四大核心枢纽建设,“海丝”战略支点作用进一步凸显,成为“一带”与“一路”无缝对接的陆海枢纽城市。

市发改委主任张志红介绍说,接下来,我市还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汇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提升资源全球配置能力,加强互联互通、经贸合作、海洋合作、人文交流枢纽建设,使厦门成为内地市场和“海丝”沿线国家的要素集聚地,突出“海丝”战略支点地位。

厦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成为陆海枢纽城市

厦门港

集装箱吞吐量

全球排名第14位

厦门空港

全球排名第93位

中欧(厦门)国际货运班列

辐射我国中西部和欧洲、东南亚地区

贸易增长

●2017年我市营商环境达到全球第38位的水平。

●2015-2017年厦门市对“海丝”国家投资额达39.96亿美元。

●2018年1-6月,我市与“一带一路”65国贸易额885.6亿元,增长10.8%,其中:出口482.2亿元,增长3.7%;进口403.4亿元,增长20.8%。

●2017年与金砖四国贸易额达433亿元人民币,增长31.2%。

文化旅游

●2018年1-6月,我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929.29万人次,同比增长12.28%;实现旅游总收入628.69亿元,同比增长17.63%。其中,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33.51万人次,同比增长11.35%。

●获评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最佳会奖营销目的地,进入世界会展城市50强。

●与20个城市结为国际友城。

跨境电商

●2017年共监管跨境电商商品42.5万件,其中进口15.8万件,出口26.7万件,均居全国前6位。

●监管进出境快件624.9万件,同比增长108.8%。监管进出境邮件4618.9万件,同比增长55.4%。

厦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成为陆海枢纽城市

厦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成为陆海枢纽城市

互联互通

发挥海陆空通道集成优势

打造互联互通枢纽

厦门港是东南沿海国际航运枢纽和现代航运服务中心,集装箱吞吐量全球排名第14位;厦门空港是国内五大口岸机场之一,全球排名第93位;中欧(厦门)国际货运班列串联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辐射我国中西部和欧洲、东南亚地区,形成国家物流新通道,实现了“海丝”和“陆丝”的无缝对接。

港口枢纽

海上航线通达五洲。厦门港与世界50个国家129个港口直接往来,其中:拥有北美、欧洲、中东、澳洲、红海、非洲、东南亚及东北亚等国际航线84条,“海丝”航线53条。全港建设生产性泊位16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75个,2017年集装箱吞吐量增长8%,突破千万标箱。

打造全国首条跨东南亚六国的“海丝”邮轮航线。2013年-2018年6月,邮轮接待量累计297航次,邮轮旅客吞吐量累计75.64万人次。2018年3月歌诗达“新浪漫号”邮轮完成了连接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柬埔寨、越南六国的航程,成为全国首条跨越东南亚六国的“一带一路”邮轮航线。

加快推进国际邮轮母港建设。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是我国四大邮轮母港之一,也是国家确定的邮轮运输试点示范港。核心区用地约47公顷、规划建筑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的邮轮母港综合体正在加紧建设,包括能靠泊世界最大22万吨邮轮、同靠1艘15万吨和2艘8万吨邮轮的东渡港区0#-2#泊位改建,以及年吞吐量80万邮轮人次的航站楼工程,将打造成世界一流的集邮轮母港综合服务、购物商业、度假观光、办公为一体的新型综合体。

第四代国际航运中心加快建设。正在着力推进低碳环保、全球海空港智能网络、全球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第四代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友好港口达13个。厦门港与爱尔兰科克港、澳大利亚弗林德斯港等港口结为友港,已建立友好港口13个。

航空枢纽

空中航线辐射四大洲。2018年新增厦门-金边、厦门-普吉岛航线,2017年新开辟厦门-洛杉矶、厦门-青岛-洛杉矶、厦门-杭州-墨尔本航线,初步形成厦门通达北美三大航点(温哥华、西雅图、洛杉矶)的布局。目前厦门通航的国际城市及地区达26个,累计开通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等国际地区航线38条,洲际航线10条,搭建起以厦门为核心,辐射东南亚、东北亚,联通亚欧美澳四大洲的航线网络。2017年全年机场旅客吞吐量2448.5万人次,同比增长7.69%,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333.86万人次,同比增长11.43%;货运方面,全年完成33.86万吨,同比增长3.12%,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12.08万吨,同比增长13.87%。

新机场加快规划建设。目前正按照国内机场最高等级4F规划建设翔安新机场。规划到2025年,旅客吞吐量规模为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为75万吨;到2045年,旅客吞吐量为7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规模为160万吨。

陆路枢纽

拓展中欧(厦门)班列与海铁联运,成为“海丝”与“陆丝”关键连接的物流枢纽。中欧(厦门)国际货运班列作为中欧“安智贸”首条铁路航线试点,已相继开通厦门通达匈牙利布达佩斯、波兰罗兹、俄罗斯莫斯科、德国汉堡、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等多条中欧、中亚班列线路,通达9个国家13个城市,目前货源地覆盖广东、江西、浙江、台湾、东盟等地。截至2018年6月,厦门中欧班列累计开行329列、22824个标箱,累计货值8.34亿美元。

加强海铁联运,着力拓展台湾地区和东盟国家货源,2016年4月班列通过海铁联运延伸至台湾,开通为企业量身打造的中欧(厦门)班列“冠捷”专列,2017年8月首批越南货物通过海铁联运方式搭乘班列运往德国和波兰,从而实现“海丝”与“陆丝”的衔接。2017年,海铁联运完成2.54万标箱,同比增长29.39%。

通关便利化

加入亚太电子示范口岸网络(APMEN)。建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2.0版,通关效率提升50%以上,进出口货物申报时间由原来4个小时减至5-10分钟;全国首创“查验信息交互全程电子化”,每年为企业减少成本2亿元。成为全国继上海后第2个加入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APMEN)的成员口岸。

厦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成为陆海枢纽城市

信息丝绸之路

打造便利化的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开发“进出境邮件通关辅助管理系统”,创新推出进境个人物品类邮件“互联网+自主报关”功能,实现该类邮件移动式、无纸化的申报、查询、缴税,实现行邮物品“税单电子化”。2017年共监管跨境电商商品42.5万件,其中进口15.8万件,出口26.7万件,均居全国前6位,监管进出境快件624.9万件,同比增长108.8%,监管进出境邮件4618.9万件,同比增长55.4%。

积极参与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在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国际合作中心的指导下,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的相关需求,拓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数字经济合作。

厦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成为陆海枢纽城市

经贸合作

发挥改革开放优势

打造经贸合作枢纽

对标国际一流,引入国际通用的行业规范和管理标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按照世界银行标准,2017年我市营商环境达到全球第38位的水平。

经贸与国际产能合作

双向投资大幅提升。2015-2017年厦门市对“海丝”国家投资额达39.96亿美元。今年上半年,“海丝”沿线国家对我市投资项目37个,合同利用外资41.1亿元,同比增加9.0倍。在“走出去”方面,我市对“海丝”沿线国家投资备案项目16个,协议中方投资额6893.8万美元,增长41.2%。项目涉及冶金、可再生资源发电、制造业、采矿业、商贸及生活服务等。

双向贸易增长强劲。2018年1-6月,我市与“一带一路”65国贸易额885.6亿元,增长10.8%,其中:出口482.2亿元,增长3.7%;进口403.4亿元,增长20.8%。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手机零部件、液晶显示器、航空零部件等出口保持高速增长;进口呈现出铁矿、煤炭等大宗商品与硬盘、手机零件等电子信息产品齐头并进的态势。金砖厦门会晤带来新机遇,2017年与金砖四国贸易额达433亿元人民币,增长31.2%,其中,出口162.4亿元,增长29.3%;进口270.7亿元,增长32.4%。

国际商品交易平台

打造重大国际性经贸活动平台。定期举办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厦洽会),该投洽会是我国目前唯一以促进双向投资为目的的国家级国际投资促进活动,也是通过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性展览会。厦门国际石材展览会、厦门国际佛事用品展览会成为领域内全球规模最大的专业展会。

打造厦门国际船舶交易平台。厦门航运交易所以二手船舶交易鉴证为基础,依托国际船舶交易服务平台,提供船舶交易“一站式”、全流程的服务。编制完成“厦门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XMFI)”,成为福建自有的首个航运指数,是世界了解厦门航运市场的重要指标。截至2017年底,航交所已为7艘船舶交易提供了全流程服务,最大标的额为8850万元;国际船舶交易服务平台共有6家签约合作船舶经纪公司,实现35.4万元的收益。

金融服务

设立2支基金。设立全国首支地方政府主导的“海丝”投资基金,首期基金规模1.5亿元;设立知识产权引导基金,已到位8000万元引导资金。

拓展金融服务渠道。人民币结算代理清算群规模进一步扩大,76对厦门和境外银行机构签订了人民币代理清算协议;国家开发银行厦门分行累计支持印尼项目64个,发放贷款5.72亿美元,成为与东盟国家金融合作的窗口。

建设国家级财经智库平台。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之一的“一带一路”财经发展研究中心成功落地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中心已开展了针对会计准则、税收、产业经济区等领域的研究。

特色产业

打造世界知名的航空维修基地。厦门航空维修产业规模已超过120亿,太古航空维修厂排名全球第2位、亚洲第1位,持续打造中国大陆最大的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飞机融资租赁业发达,厦门片区已完成42架飞机、43亿美元的飞机融资租赁业务,成为全国第3大飞机融资租赁集聚区。

厦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成为陆海枢纽城市

海洋合作

发挥东南沿海区位优势

打造海洋合作枢纽

立足海洋资源开发、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科技、海洋合作等基础,我市不断推动重要载体平台建设。

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开展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海洋交流活动,稳步推进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大数据平台、中国-东盟海洋公园生态服务平台、中国-东盟海洋产业服务等载体平台建设。

与国际海洋组织展开合作。加强与东亚海域环境管理伙伴关系区域计划(PEMSEA)、保护国际(CI)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发挥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东亚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网络(PNLG)秘书处等平台作用。

举办海洋合作系列活动。定期举办厦门国际海洋周,厦门国际海洋论坛、海洋展览洽谈活动和包括“海丝”共建国家在内的系列海洋文化活动,完成厦门国际海洋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洽谈会、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装备展览会等一系列海洋产业对接洽谈活动,促进海洋科研、产业、人文交流方面的合作。

人文交流

根植闽南文化特色

打造人文交流枢纽

我市坚持文明互鉴,大力拓展海外办学,发挥闽籍华侨华人优势、高校智库平台优势,及各类“节、赛、会”作用,搭建更多文化交流的高层次平台和机制,促进民心相通。

建设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占地约900亩,计划总投资13亿马币。开设包括汉语言文学、国际商务、中医学等13个本科专业,截至2018年6月,在校学生达3300余名,分别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

打造旅游会展城市。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放大后金砖效应,2018年1-6月,我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929.29万人次,同比增长12.28%;实现旅游总收入628.69亿元,同比增长17.63%。其中,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33.51万人次,同比增长11.35%。获评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最佳会奖营销目的地,进入世界会展城市50强。

打造有影响力的智库平台。着力打造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厦门理工学院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厦门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市丝路国家战略研究中心、集美大学陈嘉庚与华侨文化研究院及福建省航运经济研究中心等9个智库平台,为“海丝”战略支点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文化交流活动频繁热络。定期举办南洋文化节、国际时尚周、海峡两岸(厦门)文博会、嘉庚论坛、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中泰战略研讨会、安哥拉青年科技人才班等文化交流活动;支持侨胞宣传闽南文化、弘扬嘉庚精神;开展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海外华文媒体的交流互访,不断拓展文化影响力。

拓展友城资源、建立海外联络处。与悉尼、阿姆斯特丹、莫斯科、普吉府等20个城市结为国际友城。在加拿大温哥华、荷兰阿姆斯特丹、乌克兰基辅及俄罗斯莫斯科等地建立26个海外联络处,在印度、南非、俄罗斯、日本设立4个海外投资贸易服务联络点。

强化海外侨胞联系。厦门市海外联络面已拓展到88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多个华侨华人社团,与其中40个国家、150个重点华侨华人社团长期保持密切联系。于2018年6月设立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厦门联络总部,引导海外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把厦门市打造成海外重点侨团回国发展的窗口,增强对外开放的辐射功能。

展望未来

一带一路

“厦”一站怎么做?

●加强互联互通枢纽建设

我市将发挥海港、空港、陆路综合交通集成优势,强化港口和机场门户功能,拓展航线布局;完善铁路和公路网络,提升中欧(厦门)班列运营质量效益,大力发展海铁联运;优化口岸通关环境,推进信息联通建设。构建海陆空运输网络,打造“一带一路”大通道。

●加强经贸枢纽建设

我市将进一步发挥自贸试验区载体作用,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拓展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产业、贸易、投资等领域合作。发挥厦门市在互联网+、安防技术、电子信息、LED、游戏动漫等领域的创新优势,在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开展同“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推动创新技术和创新模式“引进来”和“走出去”。通过建设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发展飞机融资租赁,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加大金融创新服务力度,推进“一带一路”信用建设,将厦门市打造成“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支点。

●加强海洋合作枢纽建设

我市将发挥海洋合作优势,在海洋科技、海洋生态、海洋安全、远洋渔业等领域深化合作,大力发展邮轮经济,深化与海洋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继续推进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建设,打造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海洋合作的重要载体平台。

●加强人文交流合作枢纽建设

我市将发挥华侨文化、闽南文化等独特优势,积极推动闽南文化保护立法。打造有影响力的“丝路智库”,创新国际人才集聚机制。打造与“海丝”重点国家的教育、科研、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的新载体新平台,重点推进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厦门联络总部、中国-东盟电影节、东南亚图书巡回展、厦门马拉松、厦门国际帆船节等载体建设。

精彩

点击

科技引领

打造海丝创新之路

我市还充分发挥在互联网+、电子信息、安防技术、游戏动漫等领域的优势,推动创新模式和创新资本“引进来”和“走出去”,同“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展开创新合作,推动建设“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

●打造“一带一路”创新创业加速器。2018年5月“一带一路”创新大会在我市举行,该活动被列入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协主办的2018年“创响中国”重点活动之一,吸引了来自21个“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250余支创新团队(其中海外团队100个)、50家投资机构、3800人次参会,选拔出WIWE心脏测量仪等15个海外优胜项目进入“一带一路”创业加速器,在厦进行为期4个月的“离岸”孵化,孵化完毕后回所在国,依托我市设于海外的离岸创业平台继续成长壮大,从而打造“双向离岸”的创新创业孵化闭环。借助创新大会及创新孵化加速平台,推动创新技术和创新模式“走出去”。

●打造中以协同创新的平台支点。建设中以协同创新中心,聚焦优势资源,围绕以色列领先科学技术展示、成果转化、离岸孵化、基金投资、海外并购、商务服务等功能,打造技术供需对接、技术本地化再研发、创新资本对接、龙头企业关键技术引进和创新公共服务五大平台。以市场为导向,形成贯通前、中、后的创新协作对接模式,以股权投资为纽带,为国内近百家龙头企业提供精准专业的服务。目前,已与200多家以色列顶级科技企业及创新机构签订伙伴协议,拥有400多项可在中国转移转化的合作项目,累计孵化近100个中以合作项目。

●促进安防领域“走出去”。厦门美亚柏科公司长期致力于拓展海外安防技术领域合作,以打击网络犯罪为主,结合互联网舆情信息获取、大数据分析等,承办了60余期外警培训班和研讨会,公司重点向中亚、东南亚等国际市场推广电子数据取证产品、人才培养,承接与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越南等国在安防领域的援建项目。罗普特(厦门)科技集团与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展开合作,将自主研发的25公里超远程监控系统、警用车辆综合执法系统、360度全景云台等运用到当地的安全建设工作中。

责任编辑:黄仙妹

相关阅读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优品”消费节火热举办 线上线下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