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厦门新闻
分享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记者 楚燕 通讯员 厦童宣)秋冬是孩子驱虫的最佳时节。厦门市儿童医院医生昨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孩子一年四季都有可能感染蛔虫,但夏季生吃瓜果蔬菜多一些,加上户外活动时间也长,更有可能接触不干净的东西,染上蛔虫病,而虫卵孵化为成虫一般需要60天左右,所以秋冬正好可以一次性将蛔虫驱干净。但是,驱虫有讲究,家长不要盲目给孩子服用驱虫药。

现状

盲目驱虫误区多

儿童医院儿科金宏娟医生说,一些家长发现孩子经常肚子痛,睡觉老磨牙,爱咬指甲,指甲上有白点,脸上有白斑,就认为孩子肚子里有虫,未经检查就给孩子服用驱虫药,这是极为错误的。

“肠道寄生虫病确实可能引起肚子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但很多其他的病也会导致肚子痛。”金宏娟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蛔虫、钩虫等以肚子痛为首发症状的寄生虫病已很少见,儿童中常见的寄生虫病为蛲虫病,多见于幼托机构的孩子,该病的常见表现是孩子晚间入睡后成虫爬出肛门而导致肛门瘙痒。

关于磨牙,金宏娟说,造成孩子夜间磨牙的原因很多,除了肠道寄生虫的活动刺激神经反射造成孩子晚间入睡时磨牙,消化不良、晚餐进食过多或进食较难消化的食物,也会造成孩子睡觉后磨牙。另外,白天情绪过于兴奋、紧张、生气、焦虑,孩子玩得太累,入睡后部分神经仍处于兴奋状态,这时也容易出现磨牙。如果牙齿排列不整齐致咬合关系紊乱,也会引起夜间磨牙,且儿童在6岁至13岁都处于换牙期,为适应上下牙齿磨合或者牙龈痒感也会发生轻度磨牙现象。还有一部分儿童夜间磨牙是因为偏食、挑食使身体营养不均衡,导致体内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

咬指甲是儿童期常见的不良习惯,多见于3岁~6岁儿童,出现这种现象常与精神紧张有关,部分儿童常伴有其他行为问题,如睡眠障碍、多动、焦虑、紧张不安、抽动障碍、吸吮手指、挖鼻孔等。另外,咬指甲也可能是体内锌铁等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异食癖。

脸上的白斑是咋回事呢?脸上白斑是面部皮肤局部色素脱失,有可能是白色糖疹或湿疹、晒斑,和肠道寄生虫没有必然联系。

至于指甲上的白点,目前并没有特别确切的解释,更没有资料显示肠道寄生虫与其有关。

提醒

2岁以下儿童避免吃驱虫药

金宏娟指出,孩子驱虫,首先要化验大便,弄清体内有无寄生虫,有哪种寄生虫,然后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盲目自行驱虫,不仅可能使寄生虫增加耐药性,给以后驱虫增加困难,还有可能因为驱虫不当使寄生虫钻进胆道引起急性胆道蛔虫症。而且,2岁以下的儿童,肝脏发育尚不完全,而大多数驱虫药含有影响肝功能的成分,服用后会造成孩子的肝功能损害,引起转氨酶升高和厌食症。2岁以下儿童防治肠道寄生虫病的最好方法就是注意生活卫生,切断接触虫卵的来源。

责任编辑:肖舒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编写农业防洪减灾科技服务手册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