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探索“一统二引三聚合”乡村产业振兴机制
激活内生动力,山村产业振兴
政和地处闽北山区,人口24万,7.6万人外出务工。受地理区位偏僻、人才资源匮乏等因素制约,政和长期面临经济总量小、产业发展不平衡、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政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找准地方特色,创新探索“一统二引三聚合”乡村产业振兴机制,蹚出一条山区小县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子,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样板。
“一统”,即坚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进行统筹;“二引”,即引导新农人、新乡贤创业兴业;“三聚合”,即聚合科技、资金、服务下沉乡村。该机制入选2023年福建省改革优秀案例。此前,政和联农带农机制还获评第四届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政和县东平镇盛庭农场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工人正在包装葡萄。阮倩敏 摄
全域统筹,做好融合文章
近日,在政和经济开发区,政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产教融合(一期)项目施工现场,车辆往来穿梭,工人挥汗奋战。目前,开发区已入驻企业125家,累计完成投资超170亿元,用工人数近8000人,惠及周边多个产城融合示范村。
这是政和县开展“一统”——坚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进行统筹的生动案例。“我们坚持产业与村庄合理布局,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格局。”政和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必兴说。
以经济开发区所在的石屯镇为例,这里还有国家4A级景区石圳湾,也是政和新城所在地。得益于政和县统筹城乡空间布局,推进“产、城、人”有机融合,在这里,中国白茶城、正和外国语学校、工人文化宫、政和新城大桥等项目已建成投用,中国竹具工艺城、新城交通枢纽、全民健身中心、中国白茶博物馆等一批项目建设步稳蹄疾。
除了统筹城乡,还要统筹产业。政和在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高山、平原二元地理气候优势,统筹布局特色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
近日,政和县澄源乡巨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土豆基地内,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政和有镇前镇、杨源乡、澄源乡3个平均海拔高度880米的高山区乡镇,面积达745平方公里,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连片高山台地,2023年政和高山蔬菜种植面积(包括复种)7.3万亩,是“中国高山蔬菜之乡”。目前,这3个乡镇共种植土豆1.3万亩,年产值达7800万元。
此外,政和还立足资源禀赋,系统谋划三产融合、文旅康养、高山生态农业3条乡村振兴建设带,实施“三带示范、百村推进”行动,先行打造35个产业重点村,辐射带动全县乡村发展。
引育人才,激活一池春水
时值盛夏,瓜果飘香。政和县东平镇盛庭农场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新鲜采摘的葡萄粒大饱满,工人忙着分拣、包装、发货。
“我们这里的阳光玫瑰葡萄比江浙地区早上市近半个月,可以抢占市场空档期,提高经济效益。今年葡萄亩产约2000公斤,长势喜人。”产业园负责人叶祖清介绍,得益于政和对“新农人”创业的全方位支持,产业园快速发展,目前已建成智控大棚300亩,是全省单体投资最大的“大豆(马铃薯、甘薯)-阳光玫瑰葡萄”复合种植基地。
叶祖清是政和人,之前在浙江桐庐从事葡萄种植10余年。2021年,在当地政府引导下,叶祖清返乡创业,投资3.1亿元建设盛庭农场现代农业产业园。
“家乡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从土地流转到农场用电,项目落地全流程都有服务保障,心里有底。”叶祖清说。
新乡贤、新农人扎根乡土成效明显,激活富民兴村产业一池春水。
特色种植业发展有声有色,仅盛庭农场每年就带动周边乡村200多人就业。
“我长期在农场务工,每月收入5000多元,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村民叶儒龙说。
此外,盛庭农场每年向村集体以保底10万元的形式给予固定分红,助力村集体“钱袋子”鼓起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通过实施引育‘新乡贤、新农人’行动,政和打通人才向农村、向基层一线流动的绿色通道,引来不少‘鸿雁’归乡,一大批乡土能人崭露头角,造就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他们带来新的理念和管理经验,尤其在一产、二产方面发挥很大的带动、示范作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陈必兴说。
为引导“新农人”“新乡贤”创业兴业,政和积极落实各类奖励政策,优先立项支持和资金保障,探索“商会+乡贤会”模式,在10个所属镇街商会和9个异地商会挂牌成立乡贤联络处。
同时,政和实施“万亩高山蔬菜”“万亩名特优水果”等“五个万亩”现代特色农业工程,吸引在外企业家、专家学者等能人到政和投资兴业,带动4万多户农户创业就业。
聚合要素,推进全面振兴
夏日的傍晚,政和县石屯镇长城村幸福渠渠堤上热闹非凡,大家跳操、散步、慢跑、纳凉,不时传出欢快的笑声。
“现在幸福渠清水盈盈,柏油路修到家门,村里环境整洁一新,还有花草绿树点缀,住在这里就跟住在城里的小区一样。”长城村村民叶显铭眼见房前屋后一天天变美,感慨万千。
长城村的变化,得益于政和县抢抓中央支持革命老区发展机遇,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5000万元,构筑地方特色产业一二三产高质量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
幸福渠周边,分布着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建筑面积2310平方米的茶青交易市场。“资金下乡,不仅下好人居环境先手棋,还助推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和乡村建设水平全面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长城村党支部书记宋厚强说。
此外,政和县组建了国有资产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对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的国有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总资产达125亿元。联姻央企、省属国企,先后与中石化合作建成加油站,与福建省旅游发展集团在全域旅游方面合作,有序推进洞宫红河谷生态文明体验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佛子山等项目。
除了资金,还需要让科技和服务下沉乡村。近年来,政和先后搭建了“绿色产业创新平台”,依托与中国供销农产品集团合作建成的中国白茶城,成立政和白茶科技研究院,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等7个团队74名专家入驻,建设集智能仓储、检测认证、供应链金融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茶叶集散中心。
目前,政和已建立省、市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35个,选派64名驻村第一书记、99名科技特派员、12名流通助理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建立了江上四季果园等39个示范基地。
人才、科技、资金、服务等要素不断聚合,让乡村产业良性发展、特色鲜明,这个山区小县蹚出了一条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子。(记者 吴旭涛 姚雨欣 通讯员 曾大龙)
责任编辑:庄婷婷
- 政和县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会长苏久勤调研中茶福建公司2024-06-19
- “翡翠锦屏”,深山里的茶银古村2024-06-11
- 政和县海茶会会长苏久勤一行调研五里亭茶业市场2024-05-27
- 政和县海茶会会长苏久勤一行调研五里亭茶业市场2024-05-27
- 政和:三产融合做强茶产业链2024-04-15
- 政和:厚植生态底色 争当生态文明建设典范2024-03-27
- 政和县有16支志愿者队伍 引领当地文明新风尚2023-09-13
- 朱子孝道文化润人心 政和县着力推动朱子文化创新发展2023-09-11
- 政和县翠溪村:增加村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2023-07-26
- 政和:医疗服务送上门 群众健康有“医”靠2023-06-28
-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
福州华大街道思儿亭社区、屏山社区联合开展“2024-07-15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榕城月圆夜 异乡情更浓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