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全生产周期智慧循环管理,多种设备和技术业内首创

超级“交换机”亮相乌龙江畔

建筑外观犹如一台超级交换机,数字化贯穿产品从进料到出厂过程,实现全生产周期智慧循环管理,生产、组装、测试、包装全自动化……经过3年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位于仓山智能产业园的锐捷网络数字化智能工厂已经建成试运营,成为区域智能制造标杆,并作为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应用场景体验点对外亮相。5月25日,记者走进这台超级“交换机”,探寻锐捷网络的智造密码。

超级“交换机”亮相乌龙江畔

锐捷网络数字化智能工厂整装车间。(受访者供图)

锐捷网络数字化智能工厂整体占地1.9万平方米,智能制造、5G互联、绿色制造是其核心设计理念。走进位于2楼的智能仓储中心,微光闪动,偌大的空间里看不到一个人影,智能立库里的零部件沿着轨道自动出库。AGV(自动导引车)小车缓缓移动,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托盘”,自动接收控制系统发出的信号后,将一件件物料运载到指定位置,他们甚至会自己乘坐电梯。“这里集成了多个操作系统的‘智慧大脑’,实时追踪物料的状态,帮助掌管着原料的入库、存储、出库,在黑暗无灯的情况下同样可以高效运转。”工作人员介绍。

生产车间里鲜见人影。记者看到,单板车间生产过程全自动化,在数百套高自动化设备的支撑下,SMT(表面贴装技术)表贴、DIP(双列直插封装)组装、ICT(自动在线测试仪)测试一条流,结合数字化和AI技术,实现效率质量大幅提升。抵达整机车间,机器臂遍布整条流线体,产品的组装、测试、包装等工作全自动化,精准高效。

“数字化智能工厂年产能数十万台设备,可实现80%以上的生产自动化率和90%以上的数字化率,我们180分钟就可以完成SMT上板到下线的全过程,单板良率大于99%,生产周期减少60%。”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工厂车间“无人”的背后,是智能工厂拥有的“最强大脑”和众多先进设备在起作用。作为行业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及解决方案提供商,锐捷网络依托持续的研发创新和快速的市场拓展,在交换机、无线产品、云桌面等多个产品领域位居市场前列。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企业目前在福州、北京、上海等地拥有8大研发中心,2023年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19%以上,研发人员数量占员工总数超55%,专利申请量超过2500个,2023年营业收入115.42亿元。

“数字化智能工厂产线多个设备为锐捷网络自主设计开发,整机车间测试实现了流动中测试,均为业界首创。”上述人员介绍,智能工厂里将表贴元器件贴放在焊盘指定位置的贴片机,贴装精度可达±35微米;回流焊区17个温区,每个温区的温度控制精度在1℃以内。“工厂生产环节采用特色循环节能设计,全年可节约用电180万千瓦时以上,助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

锐捷网络相关负责人介绍,锐捷网络数字化智能工厂的建设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工厂投用后,将极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更好地服务数字福建、数字福州、数字仓山,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 王玉萍)

责任编辑:唐秀敏

相关阅读
关键词: 超级交换机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市长乐区松下镇开展6月“河长日”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