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产业快讯
分享

浮萍随大流,不知前往何处,不知何处停留。犹记得刚乘机抵达阿联酋时,打开手机却毫无信号,尽管早有准备,但那无形中的孤独感却瞬间包围了我。失去了与故人的联系,仿佛就失去了立足之地,只能怀揣着忐忑的心情面对未知,默默地融入人潮,跟随大流涌动,才找到了一点安全感。

直到连上了机场的WiFi,我那颗漂泊在汹涌浪潮中的心才微微安定。微信的提示音接连响起,平日里令人厌烦的一连串屏闪,此时却如同灯塔频频发出的亮光,刺眼却蕴含希望。“到达阿联酋了,给我发消息哈”“上飞机了记得通知我,到时接你”……恍惚间,像是有一条条无形的线将我与世界紧密相连,让我与故人和故乡的距离缩短到毫厘之间。我安下心来一一回复,脸上不自觉地多出了几分笑意。

或许是阿联酋的气候温暖,来接我的同事仿佛也带着一缕柔和亲切的暖风。“上车饺子,下车面。”这句话似乎是他的口头禅,于是当天我吃了一碗兰州牛肉面,也感受到了中国人骨子里那份对传统的坚守。无论身处何地,那份深深的归属感似乎永不改变,正是“此心安处即吾乡”。

自踏上阿联酋的土地,如今已过去了半年。我曾一度以为自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适应,但奇怪的是,这里似乎并没有身处异国他乡的陌生感。我能够随时与国内的同事和亲朋好友保持紧密的联系,距离并没有让我们变得疏远,而每当参建的工程对这个国家产生积极影响时,我对这个地方的亲切感就增添几分。比如中交集团建设的迪拜哈斯彦电站,它能够为迪拜提供20%的电力,为这座城市的繁荣发展提供重要的能源保障。还有阿布扎比的CT3集装码头,它保证了阿联酋水上运输的顺畅,也促进了阿联酋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沟通联系。

试想,当一个中国人,使用着由中国人建造电厂生产的电,住在中国人建造的房子里,过着传统的中国节日,那种血脉相连的联系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消失的。即便身处海外,又何来异国他乡之感呢?每当置身祖国建造的工程项目,听着同事讲述前辈们在异乡土地上倾注热血的故事,我就能深深感受到我们与此地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能感受到,那连接祖国与世界、实现和谐共赢的互联互通之路,正在我们手中一步步化为现实。(王亮)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产业快讯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大学子走进荔城赴三棵树涂料公司考察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