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翰林是中交一航局三公司监利项目部的一名年轻技术人员。工作中,不管什么时候,他总是走在前、干在前,一股劲儿向前冲,是项目部的“急先锋”。
作为监利市污水提质增效治理工程(城北片区)项目主办施工员,面对施工方案变化多、图纸下发滞后、征拆内容多、协调面广、施工作业面受限等不利因素,他没有丝毫退缩,迎难而上,以党员的责任担当有效助力项目顺利推进。
项目实施前,因初步设计完成时间早、地形地貌变化大、地勘资料不全等因素,图纸校核成了老大难。一听说马上要开工,可连图纸都没有,刘翰林急了。
为了推动项目尽快开工,他积极配合业主、设计单位进行现场调查摸排,对项目范围内约30千米的排水管道、1100多个雨污水检查井进行逐一复核,每一个井位、每一段管道都要详细记录、重新测量,直到拿到准确的数据。
项目开工后,由于项目主要施工区域位于社区范围及居民居住地房前屋后,如果要保证施工作业面,就需要协调临时用地及临时拆迁,且如此近的距离,施工的进行不可避免会对村民生活、出行产生影响。一开始,村民们的反应很激烈,对项目团队也并不友善,刘翰林又急了。
为了缓解项目团队与村民之间的矛盾,刘翰林主动联系乡政府负责征拆的专员以及施工所在地的村干部,组织村民在村委会进行答疑,开展用地协调,细细为大家讲解这项工程的惠民意义,让他们认识到支持施工就是支持环保,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也真切地传递出了项目部的人情味儿。“只有真正站在群众的角度想,切实维护他们的利益,才能获得最大的信任和支持,村民们的思想工作做好了,项目才能更顺利推进。”刘翰林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雨季来临,他主动为村里堵塞的管道清淤疏浚;知道村民有难处,他便与村干部一起为贫困户修缮地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身为团支部书记的他,还联合当地政府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一件一件的实事和一点一滴的相处,刘翰林用真心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认可,也让施工慢慢步入了“快车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刘翰林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项目质量、安全、进度得到了有力保障,工程得以顺利推进。
“这片区域可以通过增加雨水口解决排水问题,我马上和设计单位去现场确认方案!”一场暴雨过后,何赵社区旧有道路出现了积水问题,刘翰林一挂断电话,就又火急火燎地往现场赶去。(李依)
责任编辑: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