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产业快讯
分享

初春的阳光洒在大连湾海底隧道上,不远处,只见挖掘机轰隆掘进、人员往返穿行,北岸施工现场的节奏异常紧张。“最后一个沉箱成功浮起。”对讲机传来的喜悦声,让这场沉箱拆除战的总指挥——中交一航局三公司海隧主体结构项目部经理由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三公司负责施工的干坞防波堤拆除是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干坞子项重要工程。按照上级政府工作要求,项目部须在工程收尾阶段将整个沉管预制用干坞整体拆除,还原海底隧道接岸段生态地貌及海域景观。

干坞拆除工程主要包括防波堤拆除、坞门墩沉箱拆除、护岸拆除等多个作业区域,其中防波堤拆除是本次拆除作业重点及难点。“整个防波堤共需拆除沉箱26座,但工期却只有短短1个月,压力非常大。”项目总工刘宇回忆道。

干坞防波堤拆除采取陆上凿除加水上浮运两种工艺相结合,其中陆上凿除仅在半个月就完成了全部拆除,但这样的成果并没有让项目团队放下心来,因为最难的问题即将到来——1个月内完成26座沉箱拆除。

为降低临时工程成本投入,干坞防波堤建设时再利用其他项目拆除下来的旧沉箱,但没曾想却成为了拆除的大难点。“26个沉箱,分为17种不同型号,其中沉箱高度8.7米至17.3米不等,最大重量也达到2500吨, 要想把这些型号各异的‘大个头’拆除并拖运存储起来,首先为沉箱打造减重计划是关键。”副经理周松勤深感这场沉箱拆除战的不易。

为打赢这场战争,项目部分两步进行,一方面提前对26座沉箱拆除需要的参数进行明确,由专人分别对这26个沉箱的浮游稳定数据进行计算,确定沉箱浮运的吃水要求;另一方面则想法设法提高对沉箱回填料的处理效率。原本项目团队里面,有人提出使用抽砂泵,通过高压水流的方式让回填料快速抽出。但是,很快遭到了工程部长王坤的反对,防波堤沉箱仓格内的回填料为开山石渣,无法采用抽砂工艺。为提高工效,项目部只能采取“土方子”,多管齐下,将伸缩挖掘机、长臂挖掘机和抓斗挖泥船等各式起重设备齐上阵,联合作业,由此也就拉开了沉箱拆除战的大幕。

然而,就在整个拆除工序大干推进的过程中,按照原本计算数据进行施工,但沉箱却在水里“纹丝不动”。“为什么会这样,按照参数计算,沉箱应该能够顺利浮起来才是。”看着不远处水里的沉箱,整个项目团队不由得疑惑起来。“有没有可能,我们计算出的这个参数不是固定的。”技术员闫越的一句话让整个团队眼前一亮。经过对现场的反复察看和研究讨论,项目团队得出一个结论,需拆除的沉箱受到其仓格内填料、外部淤泥及护底块石等影响,沉箱浮游稳定计算需考虑多种不利工况影响,实际拆除过程中各项数据均存在变数,需要不断调整计算。

简简单单的一句重新计算,背后所涵盖的工程量可就不是一句话可以解决的,要对26个沉箱拆除数据进行计算,这里面涉及到的可不是简单的26个1的相加,原本每一个沉箱都至少需要3至5遍计算。这样的工作量,也让王坤压力山大。可面对海上工况、沉箱出运任务的紧迫要求,为了保证数据的可操作性,王坤咬紧牙关,以不服输的心态开始投入到参数计算,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先到施工现场实地采集数据,再根据数据对每个沉箱进行建模分析。沉箱先后经过初步理论参考计算,到随工况变化进行起浮调校计算,再到浮运拖带计算,26个沉箱共超过80次的校核计算,精确指导沉箱拖运到位。

在数据精准支持和施工现场队伍协作配合下,现场轰鸣的机械声音再次响起,第1、第2、第3个沉箱顺利拆除浮起。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拆除效率,项目团队在沉箱上部加入铁盖板,这就保证在潮水上涨时,施工作业也可以不间断进行,正是这样的充足准备,项目部实现了最多一天拆运2个沉箱的优秀战果,并在不到30天时间内,将26个沉箱全部按照既定航道稳稳运输到了拆除预定地点,等待最后的破碎拆除。

如今,随着干坞防波堤的拆除,大连湾的海水重新涌入,整个海景在晴空下显得格外耀眼,而在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的施工战场中,属于建设者的战歌还在不断唱响。(焦刚)

责任编辑:赵睿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沉箱
最新产业快讯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漳州港上半年木片进口量同比增长177%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