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看得见的文脉 诉不尽的乡愁 ——八闽大地非遗保护实践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纪实(4)

福建工艺美术大师郑春辉的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 本报实习记者 赵若姝摄

作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启泊地之一,八闽大地见证了中原文化、古闽越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碰撞、融合,在此孕育生长的闽文化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传播出去,于文脉绵延中诉说着古韵幽情。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大省之一,福建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条件,保存了大量中原地区已经消失的传统文化。目前,福建省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0项,其中,以泉州提线木偶戏为代表的7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与此同时,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级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以及福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湄洲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相继设立,促使非遗之花开遍八闽大地。

器以载道:孜孜匠心续文脉

苏杭刺绣绣丝绸,闽南刺绣绣石头。福建省级非遗项目惠和影雕以石板为画布,以钢錾为画笔,通过妇女巧手,“滴水穿石”,刻出一幅幅美景。这种闽南民众喜闻乐见的非遗技艺,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厦门惠和石文化园,一位正在石板上“刺绣”的惠安女介绍,用约2斤重的合金钢针,以“点”的形式敲凿打磨好的黑色石板,凿击力度越大,落“笔”之处颜色越白,敲凿的疏密、深浅皆有考究。

以其手中10厘米×15厘米的小石板为例,“绣”出一幅影雕需要3天时间,其间需经过上亿次的敲凿。每一次的敲凿对腕力、眼力、专注力要求极高,没有坚韧的性格是没办法做好的。惠安女从容地告诉记者,普通人大约需要6年才能习得此项技艺,而唯一的“诀窍”就是“一直练”。

与惠和影雕有异曲同工之妙,福州市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寿山石雕技法精湛,巧夺天工,为中国玉石雕刻中的极品,常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首脑及知名人士。

“一相抵九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亨云之子林东提纲挈领地说。据了解,寿山石雕作品取材于当地北部山区北峰的寿山石,因每块石头都不一样,故以“相石”为重要环节。雕刻中还讲究利用石形石色巧施技艺,以达到“天工合一”的境界。

据林东介绍,父亲林亨云为雕琢精品,研究熊长达60年。电视上观察、动物园写生,甚至从亲朋好友手里“搜刮”所有与熊有关的图片、杂志,林亨云对熊近乎痴迷。“父亲写生时可以不吃不喝,在动物园一坐就是一天。有时,由于专注作品,父亲捏造型用的泥巴粘在手上没来得及清洗,风干后导致手开裂流血,还是经旁人提醒他才注意到。”林东说,即便如此,创作出一个真正完整的作品依旧很难,即使是现在,父亲和自己还会将5年前的作品拿出来继续修改。

用发丝粗细的漆线雕琢器物、以精微透雕绘制乾坤……在福建,惊艳时光的非遗技艺世代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也处处可寻。截至目前,福建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9 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52 人,而静心专注、执着求索已是他们的一种“标配”。

薪火相传:活态传承显生机

每当夜幕降临,73岁的南音传承人夏永西便会带领他的业余团队,在位于闹市中的泉州文庙上演一场别样的演出。

泉州南音起源于晋、唐时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的“活化石”。

2003年,夏永西从菲律宾回到中国,把自己唱了一辈子的南音搬上舞台。不同的是,没有专业演员、不收演出门票,就连场下观众也可随时上台切磋技艺。除春节期间休息10天,演出每晚如期举行,小小的文庙有时甚至挤下60余人。十余年如一日,古朴文庙见证了当地南音爱好者的执着,而南音遗韵也成为泉州人必备的精神食粮。

文庙的雅致古音只是一个缩影。“泉州几乎每个社区都有南音社团”,南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白燕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南音就进入了泉州中小学的课堂。截至今年,泉州市已连续举办27届中小学南音演唱比赛。在比赛中摘取桂冠的孩子还可在小升初考试中获得加分。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相继出台,福建省加快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步伐。据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吉介绍,当前仅福州一地就有82所中小学建立了非遗进校园示范点。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和厦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等高校还建立了非遗研究课题组。目前,全省文化部门登记在册的传承基地达到近120个,未登记在册(由相关企业单位内部组建)的传承、传习基地和展示点约200个。

非遗的传承并不止步于单纯的沿袭。在以校企结合方式构建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陶艺教师李清告诉记者,学校通过专家学者理论知识授课、产区考察等形式,鼓励学员在提高技艺的基础上突破创新。“创新,才能更好地为非遗技艺注入生命力,为发展积蓄后劲。”李清说。

与之相似,当古老工艺添加时代新解,当阳春白雪邂逅下里巴人,福州农民漆画似乎走得更远。作为两个非遗项目的结合体,农民漆画在保留农民画固有的图式语言基础上,结合福建大漆技法进行再创作,通过漆“千文万华”的特殊材料语言呈现出农民画的丰富性。

现如今,农民画创作群体漆画技艺实践项目连续举办多期,由福建漳平、晋江、莆田、龙海、同安、翔安等地辐射全国,为非遗的产业路径延伸和文化精准扶贫提供了有益借鉴。

润物无声:乡音乡俗溯同源

2007年,文化部在福建泉州、漳州、厦门三地正式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和会同住建部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过程中,当地把非遗项目和使其得以孕育、滋养的人文环境一起保护,较完整地保留了闽越文化、古代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遗存,并与近现代工业文明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闽南文化体系。

从孤立的项目保护,到整体的活态保护,以非遗为载体的闽南文化正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中、浸润在闽南人的思想里,于传播推广过程中化作连接闽南人的精神纽带。

“只要是闽南人,或多或少都有南音情结。”李白燕在带领团队进行南音世界巡演时发现,很多闽籍台胞和华侨小时候听过爷爷奶奶唱泉州南音。离开家乡后,南音伴随迁徙传入我国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许多国家。而当地华人几乎每周都会参加南音社团活动,将之视为寻找乡音的过程。“南音更像是一个联络感情的纽带。”李白燕说,“用乡音抒发对祖国的情怀,这是他们生活的方式,也是南音能传承千年的原因所在。” 在泉州文庙采访当晚,记者了解到,台下静静坐着的新加坡华人李汶来,不久前向南音乐团捐了1000元。在他看来,南音的千年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这里有看得见的文脉和诉不尽的乡愁。

像南音一样,于传播中承载文脉、凝聚情感的文化瑰宝并不在少数。

福建是我国著名侨乡、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凭借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的先天优势,近年来,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持续不断。据陈吉介绍,以妈祖信俗、客家祭祖等闽南文化为抓手,目前两岸间已形成海峡论坛、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宁化石壁客家祭祖、长汀客家母亲河公祭等相对固定的文化经贸交流合作平台。此外,台湾各地的民间文化信俗活动,邀请福建团组加盟,福建主要的艺术团队也相继走进台湾,于文脉溯源中构建两岸文化认同的桥梁。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现如今,闽南地区南音、泉州提线木偶戏等非遗项目不仅走进台湾,还数百次走出国门,将闽南人的文化名片推向世界各地。(本报实习记者 赵若姝)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民进党拟收“战争税”、台军在金门打实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