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6月16日讯 一支毛笔,承载七十载春秋;百部经卷,绵延五千年文脉。 6月14日-6月20日,两岸知名书法家林志良历时4年,涵盖儒释道108部典籍、7种字体,300余万字的宏大文化工程在厦门同安莲花书院展出,这不仅创造了林志良个人书法创作的纪录,更成为新时代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型案例。
108部手抄传世经典展馆一隅 (莲花书院供图)
从《论语》到《茶经》,从《清静经》到《华严经》……这是林志良1460个晨昏不辍的坚守。每天清晨6点的书斋里,是他伏案疾书的身影,他用行、楷、隶、篆、魏碑等7种字体,一笔一画勾勒着中华文明的传承。
“最困难的是手臂骨折那段时间。”林志良回忆道,一场意外为征程增添悲壮色彩——抄经前夜,他摔断右手,他以石膏固定手臂坚持书写。正是在这种既发宏愿,誓要完成的信念支撑下,《中庸》《孟子》《孝经》《千字文》《楞严经》《心经》等煌煌巨作终得圆满。
108部手抄传世经典展馆一隅 (莲花书院供图)
自幼习字的林志良,以“摸爬滚打”的韧劲自学成才。他的作品被联合国非遗机构推荐,亮相卢浮宫,更随“中国艺术展”登上世界舞台。面对荣耀,林志良平静地说:“今天的成就是大家托举的结果,而我自己认为我是‘百姓书家’。理发师为人修整仪容,我为百姓写字,我们没有区别。”这份来自内心深处对百姓的大爱,也促使他面对当前经济寒潮中的小商户,开启“林志良周六店招行动”。
每到周六,他便免费为商户写店铺招牌,不但免费写,还免费帮商户宣传,他希望能在自己的助力下,给发展困顿的小商户们带来一份温暖与信心。他曾经题写的“思北特香包”店,常常有排长队购买的顾客,仿佛印证着书法艺术赋能的力量。“但求三五小店成百年老字号,便是予子孙最好的馈赠。”一块招牌是林志良传递信念的火炬,他以自己的方式,用艺术家的温度消融着生活的寒冰。
“所谓高度,不过是俯身为阶,助人前行。”林志良倾尽心血打造中国首座私人书法碑林,将毕生创作的500幅真迹镌刻于石。从碑林到108部典籍,从青丝到白发,这位“百姓书家”以笔墨为舟楫,用行动诠释了文化传承者的坚守,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自信最生动的注脚,亦是艺术还报时代最赤诚的答卷。
108部手抄传世经典展馆一隅 (莲花书院供图)
接下去,林志良计划让这些传世经典书法作品到台湾展出,进一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用笔墨构筑的文化长城,不仅连接着古今,更架起了两岸文化交流的新桥梁。(翟风采)
责任编辑:庄婷婷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 精准“滴灌”商户 金融活水“贷”动商圈发展2025-05-26
- “两新”政策持续支持各地促消费稳增长2025-05-13
-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在榕分享“大学之道”2025-05-13
- 最新台湾新闻 频道推荐
-
台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厦门市郑成功纪念馆揭2025-06-17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