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海峡两岸>台湾新闻
分享

台“宪兵”昔日风光不再 违法滥权引发满城风波

每隔一段时间,台军就会“出状况”登上台媒头版,最近则轮到了“宪兵”。上周,台湾“宪兵”搜索案闹得满城风雨,最后军方公布了惩处名单,14人遭到处分,其中包括3名将军。这起事件之所以造成岛内舆论一片哗然,在于公众对于“宪兵”滥权搜索合法性及正当性充满质疑,更爆发对“宪兵”这一兵种在新形势下的存废争议。台湾“宪兵”是否越来越不堪?社会记者出身的台湾资深媒体人蔡孟峰,接受了导报记者的采访。

滥权搜索民宅 台“宪兵”惹争议

近年来,因“洪仲丘案”、“阿帕奇观光团案”等系列出包事件,民众对台军观感越来越差。今年2月份,一段台湾“宪兵”结训的影片在网上曝光,影片中的“宪兵”军纪松散败坏,不仅男女混队、同手同脚,连走路都走不整齐。岛内不少网友留言:“台军素质实在堪忧!”

不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次的“宪兵”滥权搜索案在岛内搅起更大风浪。事件起因是一魏姓台湾民众在网上兜售“白色恐怖”时期公文,2月份被台军“军事安全总队”发现,安排“宪兵”侦办此案。“宪兵”以买普洱茶为名“钓鱼执法”,魏姓民众住家也被搜索。

其实,此事重点不在案情本身,而在“宪兵”处理方法不当。台湾舆论认为,魏姓民众该行为确属违法,但“宪兵”搜索民宅是否属于滥权呢?毕竟台“宪兵”主要负责维持军队纪律,相当于“军队中的警察”。

早期办案 “宪兵”比警方还牛

台湾“宪兵”从职权来说,具军队、“司法警察”权,可以配合办案,因甄选标准严苛,被称为“三军楷模”;从职责来说,有维护军队及治安、特勤警卫(护卫领导安全)、反恐制变、支援三军联合作战等功能。

蔡孟峰告诉导报记者,台湾“解严”之前,关于“宪兵”的传闻颇多,“白帽子”(“宪兵”常戴白帽子)无所不在。而“宪兵”拥有的“司法警察权”,不限于军方,也可以用在民间。所以早期台湾检察官指挥办案时,都喜欢用“宪兵”。“因为‘宪兵’隶属军方,纪律比较严谨,办完案后不会有泄密的问题,而警方可能迫于人情压力,会通风报信。”

蔡孟峰以亲身经历指出,在一次搜索台北市万华区私娼寮的行动中,身着便服的“宪兵调查组”,办起案来丝毫不比警方逊色。他说,当时“宪调组”的行动,警方虽然因事先不知情多有怨言,但是埋怨归埋怨,“那个年代只要检察官挂名指挥,一切都合法”。

废掉“宪兵”?杂志标题一语成谶

蔡孟峰介绍,过去在台湾街头,常常可以看到二前一后的“宪兵”步行巡逻,在威权时代位阶甚至比警察还高,形同警察的顶头上司。“比如在常用的名词‘军宪警’中,就可以看出排序。”他也指出,这次“违法搜索民宅事件”,如果不是现在言论渠道透明化,“宪兵”单位很可能又会以“威权身份”及侦查不公开等理由隐匿。

实事求是地说,台湾民粹作祟,一件事情往往无限上纲,比如这次事件中的“宪兵”越权,就被紧抓不放,甚至有“要不要废掉”的言论出现。这种言论认为,台湾时局已变,倘若一般老百姓也变成“宪兵”调查的可能对象,那岂不是“白色恐怖”再现?

不过,台军素质下降也是不争事实,必须彻底检讨。此前高雄美浓地震,台军救灾表现已扳回一局,未承想此次爆出“宪兵”搜索案,又重创了士气。

有意思的是,在“宪兵”搜索案爆发前,台“国防部”为提高民众对军人的认同感,与知名时尚杂志合作,介绍台军各类军服。在“宪兵”的部分,文章标题恰好是《不要惹‘宪兵’生气》。没想到一语成谶,这个很酷的标题现在看来却有点讽刺。

 

责任编辑:林航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支付共同体
最新台湾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三争三领赛风采·健康生活向未来”20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