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原标题:西藏勉唐派唐卡画师桑吉东知:运笔毫厘 神韵自现

原标题:西藏勉唐派唐卡画师桑吉东知——

运笔毫厘 神韵自现(工匠绝活)

西藏勉唐派唐卡画师桑吉东知:运笔毫厘 神韵自现

桑吉东知。记者袁泉 摄

【绝活看点】桑吉东知:西藏著名勉唐派唐卡画师,参与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多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壁画修复工作;完成过多幅由数以千万计的发丝般粗细的笔画组成的大型唐卡。

精选布料、润湿打磨、打线素描、定位起稿,桑吉东知眼前的一幅唐卡已经精心绘制了4个多月……他说,要完成这幅作品还需要勾线着色、描金、开脸等步骤,估计还要几个月才能大功告成。

唐卡,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唐卡凝聚了人们对美好、幸福、善良的向往,不仅是藏传佛教艺术的瑰宝,在世界艺术殿堂上也是能代表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符号。”桑吉东知是西藏著名的勉唐派唐卡画师,从小开始跟随叔父学习唐卡艺术,参与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多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壁画修复工作,其创作的《牦牛与西藏的历史》系列唐卡作品被西藏牦牛博物馆收藏。

“制作唐卡选用布料非常有讲究,必须是纯棉布,不能夹杂其他材质,不然在打磨的时候就会变质起毛”,桑吉东知介绍说,画布先要打湿,然后垫在木板上打磨,每次打磨都要阴干一次,然后再打磨,反复三到四次。

打磨完成后,就可以把画布绷到画架上。画布的绷展,要求也极其严格,绷布竹签之间的距离严格按照4个手指宽度限制,确保画布的绷紧度是一样的。

接下来就是打线、打草图。通过打线素描先画出骨架并确定比例,然后画上服饰、宝物等,最后再画上祥云、山水、建筑、鸟兽等。佛像的绘制有严格的度量比例标准,画师要经过多年的训练才能掌握。“佛像的头、身、手、眼,也都有严格的比例标准,这个部位放多少,那个部位放多少,是历代唐卡画师经验的凝结。”桑吉东知回忆,刚开始学习的时候,首先就要记牢固定的比例,额头、眉毛、鼻子都是按照严格比例绘制的,而佛像表情的每个部位比例又有差异。

接下来是上色,可以赋予唐卡绚烂夺目的色彩和气韵。按照之前的草稿构图对唐卡进行上色,颜料由矿物、植物和动物等原料混合而成。步骤也有严格讲究,先要上浅色,再上深色,最后上白色。

上色结束后的勾线,是唐卡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勾线是用尖细的笔尖勾描出人物的纹路、服饰的线条等,刚开始是从藏青和黑色开始,然后再是红色、橘黄色。勾线结束后就是描金,“我面前这幅唐卡就要开始描金。”桑吉东知说,牛皮胶兑金粉也很讲究,需要画师精准地把握“火候”。

“这恰恰是唐卡的精髓所在,用比发丝还细的线条勾绘出表情,符合法度又有创新。起笔不容犹豫,收笔干净利落,精神不集中或手稍微发抖,都会破坏整体的美感。这就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桑吉东知告诉记者,一幅唐卡,尤其是大型唐卡,发丝般粗细的笔画数以百万计,甚至上千万。排列细密处连针都插不进,需要画师全神贯注地创作数月。

描金完成后,就要准备“开脸”。“开脸”时,会对缺颜色的地方进行修补,一幅唐卡最难的地方也正在于这个环节,因为这个步骤必须一次性完成。“精细的毛笔与画布接触的部分往往细如发丝,作画时画师一般都是悬肘悬腕,也就是只有毛笔和画布接触,人身体的其他部位都无法起到帮助,全靠指间的力道描绘线条。” 桑吉东知拿过一支毛笔,蘸了一下颜料,放入嘴里用舌头浸润,随即迅速地在画布上一气呵成。

“心静下来才可以作画,进入状态后我可以连续画4个小时。一幅唐卡可以保存流传千年,作画的人和历史能够融为一体。”在桑吉东知眼里,“每次创作都是文化的传承,都是心灵的净化。”(记者 袁泉)

责任编辑:赵睿

相关阅读
关键词: 唐卡画师 勉唐派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逆水寒手游少年柳星闻怎么打 永夜星都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