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小区藏17箱蜜蜂惹怒邻居 养蜂人:晚上少开灯

成都青羊区青森小区车棚顶上,一字排开放着17个蜂箱,隔壁就是学校和人口密集的小区。

小区藏17箱蜜蜂惹怒邻居 养蜂人:晚上少开灯

车棚顶上养的蜜蜂曾蜇伤多位小区居民。

5月9日下午4点,成都的天气有些闷热,但青羊区青森小区的不少居民仍然紧闭家中门窗,他们在提防一群不速之客——蜜蜂闯入。

另一些不愿关窗的居民,则想出了多种方法应对:扇扇子、用烟熏、喷杀虫剂……因蜜蜂问题,小区邻里间的“斗争”已经持续了3年。2013年,小区守车人庞先生从老家搬来17个养蜂箱,在车棚顶上养起了蜜蜂,原本和睦的邻里关系就此不复存在。“一到春暖花开时节,不少蜜蜂就窜进居民家。尤其到了晚上,灯一开就绕着灯泡飞,一不注意人就会被蜇。”小区70多岁的居民李女士说。

几经交涉,但庞先生仍不愿把蜂箱搬走,反而“建议”居民们关窗,晚上早些睡,别开灯。就这样,邻里间的友谊小船,说翻就翻了……

对此,青羊区东坡街道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将尽快联系社区,共同协调处理此事。不 速 之 蜂车棚顶变养蜂场 7岁孩子被蜇伤

5月9日下午4点,青森小区9栋3楼,7岁的小雪坐在窗前写作业。外婆李女士站在一旁,拿着扇子,眼睛紧盯着敞开的窗户。

窗户对面,相距10余米远的地方就是车棚,上面一字排开放着17个蜂箱,蜂群在蜂箱附近乱窜。李女士所提防的,正是这些蜂。

“我们一家四个人都被蜂蜇过。”李女士说,两天前的下午,女儿打算挪动沙发,谁知手指刚一碰到沙发,便传来“哎呀”一声,原来沙发旁藏了只蜜蜂,受惊后蜇了她女儿一口。

“大人被蜇到就痛一下,但小孩子被蜇了皮肤就会红肿。”李女士说,去年夏天的一天,小雪在家睡午觉,她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听到孙女哭起来。进屋一看,孩子的脖子有些红,她戴上眼镜挑出一根尾刺,“娃娃就是被蜜蜂蜇了。”

小区藏17箱蜜蜂惹怒邻居 养蜂人:晚上少开灯

一到晚上亮灯,蜜蜂就会从窗户飞进居民家中。

小区藏17箱蜜蜂惹怒邻居 养蜂人:晚上少开灯

车棚顶的蜂箱困扰着居民的生活。

小区里,深受蜜蜂困扰的远不止李女士一家,还包括靠近车棚一侧,1至5层楼的不少居民。

“尤其是晚上,灯一亮起来,蜜蜂就飞进屋,嗡嗡乱窜,太吓人了。”居民王先生说。人 蜂 大 战烟熏杀虫剂猛喷 还是赶不走蜜蜂

“这些蜜蜂起码养了3年。”李女士说着关好了纱窗。自从3年前搬进小区9栋后,她便发现车棚顶上有好些蜂箱,但一开始并未在意。直到有家人被蜇,晚上不敢开窗睡觉后,她找到了守车棚的养蜂人庞先生。

“说了好几次,他就是不同意搬走蜂箱,反而让我们晚上早点睡,别开灯。”李女士说,原本9栋不少居民同庞先生关系不错,但自从蜜蜂蜇人、晚上入室乱窜后,庞先生同9栋居民的邻里关系就变得紧张起来。

“他不愿意搬走蜂箱,我们只能自己想法应对。”有居民在窗户上加了纱窗;有居民发现蜜蜂进屋后,就用苍蝇拍、扇子拍打;有居民买来杀虫剂,只要看见蜜蜂围着灯泡转,就掏出杀虫剂猛喷……还有居民试图用香烟、蚊香等来熏走蜜蜂。

不过,居民们的努力收效甚微。能灭掉的只是一小股蜜蜂,只要窗户开着,过不了多久,另一批蜜蜂又会见光而至。不少居民折腾半天,“雷声大雨点小”,蜜蜂依旧“我行我素”。

“晚上七八点天色就暗了,我们不可能那么早就上床睡觉吧。”李女士无奈地说。现 场 直 击棚顶17个养蜂箱 紧挨小区和学校

9日下午4点过,按照居民的指引,记者来到该小区9栋附近。在靠近围墙的位置,有一处用水泥搭建的停车棚。

“蜜蜂就在车棚顶部。”一名从车棚停车出来的居民,用手指了指棚顶。记者在3楼一住户的阳台上,看到车棚顶确实放置有不少长约40厘米、高约30厘米的木箱。

随后,居民找来木梯,带着记者上棚顶查看。一探出头,就传来一阵阵嗡嗡声,5米开外,17个养蜂箱一字排开,周围有不少蜜蜂在飞舞。离养蜂箱一墙之隔,是成都一所小学的操场,站在棚顶可以看到操场上学生的身影。

一名居民说,这些蜜蜂都是守车人庞先生养的。有时候,居民在家中都能看到身穿防护服的庞先生,爬上棚顶查看蜂箱情况,“春暖花开,正是蜜蜂采蜜的时候,他当然不愿意把蜂箱搬走。”

随后,记者试图找到庞先生,但等待了2个多小时,仍不见其踪迹。对话养蜂人“担心蜜蜂飞进屋,可关灯早点睡觉”

当天傍晚6点,根据居民提供的手机号码,记者同庞先生取得联系,他承认棚顶的蜜蜂的确是他所养,说自己是专业养蜂人,并强调这些家蜂不蜇人,但随后又承认这些蜂偶尔也会蜇下人,不过他拒绝搬走蜂箱。

记者:在小区养蜂多少年了?蜜蜂从哪儿来的?庞先生:在小区养了3年多了。我租下了这个车棚,在这里做守车工作。我以前在老家也要养蜂,所以就从老家搬了部分(蜂箱)过来。

记者:为什么要在小区养蜂?所产蜂蜜拿来卖吗?

庞先生:就是个人爱好,我都养蜂10多年了。一是守车很无聊,打算弄点蜜蜂来养,二是想吃安全放心的蜂蜜,市场上买的蜂蜜我不放心。这些蜂蜜都是我在吃,没有拿出去卖。

记者:有居民反映你的蜜蜂蜇了人?庞先生:不可能!我可是专业的养蜂人,我养的这些都是家蜂,都不会蜇人的。他们说被我养的蜜蜂蜇了,那拿出证据来证明是被这些蜜蜂蜇到的嘛。

记者:对于居民所受的蜜蜂困扰,你怎么看?庞先生:蜜蜂要往有光的地方钻,晚上确实有蜜蜂飞进居民家中,偶尔会出现人被蜇的情况。我也跟这些居民建议过,担心蜜蜂钻进家里,要么就关紧窗户,要么就加个纱窗。晚上少开灯,早点休息节约电费。

街办回应/

尽快联系社区处理劝说当事人不要再养蜂

“我们知道了这一情况,将尽快安排人员核实。”9日下午,青羊区东坡街道办执法中队一负责人针对此事表态。

谈到怎么处理小区有人养蜂一事,该负责人说,根据现有的城管执法条例,并没有明确规定可以对市区养蜂人进行执法,但饲养蜜蜂的确又存在隐患,“我们会尽快联系社区人员,共同前往该小区开展工作,协调处理,将尽力劝说当事人不要再养蜂。”

当天下午5点左右,一名执法人员前往小区核实情况,并向负责小区管理的居民小组反映。居民小组负责人说,他们也接到了居民反映,下一步会尽量给庞先生及家人做工作,劝他将蜂箱搬走,“否则,小区将不再出租车棚给他。”

专家说法/

闹市不适合养蜂人工养的蜜蜂同样有毒

对于庞先生在小区养蜂的行为,四川省蜂业管理站副站长王顺海表示,人工饲养的蜜蜂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蜇人,但当它感受到威胁时,就会不顾性命地进行攻击。

王顺海说,目前四川养蜂量、蜂蜜产量已居全国前列,所以川内有不少蜂农。

能否获得优良蜂蜜,养蜂场所的选取尤为重要。据了解,养蜂场地应选择蜜源丰富、环境适宜的地方,要求背风向阳,地势高,不积水,小气候适宜,有干净水源等条件,而闹市人流集中区,明显不适合养蜂。

同时,他提醒市民,人工饲养的蜜蜂同样有毒,如果被蜇了,应该尽快向反方向刮出尾刺,切记不要用手拔,这样或致尾刺深入。尾刺刮出后,可用肥皂水消毒被蜇处,如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症状应尽快就医。

律师观点/

他人养蜂妨碍生活居民们可提起民事诉讼

北京安博(成都)律师事务所孙婷律师认为,蜜蜂属于昆虫的一种,而昆虫属于动物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八条,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同时,第八十四条明确规定,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妨害他人生活。若饲养动物妨害他人生活,受害人有权提出诉讼要求停止侵权,排除妨碍。

在这一个案中,庞先生所养蜜蜂如果妨碍了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或者导致居民被蜜蜂蜇伤,居民可选择单独或共同向当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记者手记/

远亲不如近邻重在体谅沟通

居民举报的“斗蜂事件”其实并不复杂。守车人庞先生闲来无事养蜂,自述的理由有两点:一是可以打发时间,二来能吃到自认为安全的蜂蜜。而邻居们则因为庞先生所养蜜蜂深受困扰,夜晚家中受到蜂群袭扰,平时不敢打开门窗,还有人被蜇伤。

这样紧张的邻里关系,一方面是源于双方立场和利益的对立,另一方面也是当今城市邻里关系的一个折射。大城市的小区生活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人们一回家就关上自家大门,少有走街串巷与嘘寒问暖。

家门紧闭,邻里必然少有往来,疏于交流,这或许是此事件爆发的内因之一。养蜂人耗时费力,从老家弄来17箱蜜蜂,为的是自己的闲趣和现实需求,但忽略了其他邻居的感受以及给左邻右舍带来的困扰。而如果放弃这些蜜蜂,或者再倒腾一番把它们送回老家,自己又心有不甘。如果在做出这一举措之前,庞先生与小区居民能够先沟通,或许会避免如今这般骑虎难下的局面。

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些体谅沟通,邻里间友谊的小船才会更加牢固,相处也才能更加和睦。毕竟,远亲不如近邻。

责任编辑:周冬

相关阅读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苹果iPhone 17 Plus将配备略小的屏幕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