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国内频道>国内新闻
分享

世界奥数赛(WMO)的宣传单和入围通知书

世界奥数赛(WMO)的宣传单和入围通知书

 最近,郑州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收到了一封“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的入围通知书,参赛学生每人需交3480元,陪同家长每人需交2980元。

记者调查发现,该奥数赛与官方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仅一词之差,考生需交费用却相差几千元。一边是社会各界呼吁给奥数降温,一边是各种奥数赛层出不穷,原因何在?如何监管?

 遭遇|孩子收到“世界奥数赛”入围通知书,家长却犯了难

郑州的陈女士给孩子报了一个培训班。前几天,孩子说参加了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现在收到了全国总决赛的入围通知书。

“不知道孩子啥时候参加的,但听说进了全国总决赛,心里确实很高兴。”陈女士说,拿到入围通知书一看,竞赛的全称是第14届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英文简称为WMO),参赛的每个学生需交3480元,陪同的家长每人需交2980元,另外去天津参加全国总决赛的交通费也要自理。

陈女士上网一查,心里却犯起了嘀咕:这个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与官方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英文简称为IMO)只差了一个词,一个是“世界”一个是“国际”,“到底该不该相信呢?”

陈女士和辅导班的其他家长沟通后发现,不少孩子都收到了总决赛的入围通知书。

  走访 |初赛除了设金、银、铜奖外,还设了一、二、三等奖

这个“世界奥数赛”与“国际奥数赛”到底有啥区别?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位于农业路天明路附近的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河南省组委会的所在地,办公室里摆放着“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的授权牌匾。一名工作人员给记者拿了几份资料后说,这个世界奥数赛与国际奥数赛确实不是一回事,国际奥数赛主要是面向高中的,而他们组织的这个世界奥数赛是面向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都可以自愿参加。

对方称,去年郑州有近200名孩子参加,今年才刚开始,具体参加人数还不确定,进入全国总决赛的学生今年2月11日至15日需要到天津参加总决赛,“总决赛中有5%的选手可以获得金奖。”届时,学生还可选择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清华大学。

一些家长反映,这类比赛的初赛获奖率很高,平时数学成绩一般的孩子也能获奖。该组委会的工作人员表示,参加初赛的,除了设金、银、铜奖(分别设10个、20个、30个)外,还设了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3%、8%、13%)。

获奖比例为啥如此高?对方称,参赛总人数多的话,获奖的人数自然就会多。

调查|与国际奥数赛不是一回事,对“小升初”没有直接作用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官方的奥数举办机构是“中国数学会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昨天下午,大河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数学会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熊斌教授。他介绍,该委员会组织的奥数赛是全国唯一官方的奥数赛事,只组织高中阶段的奥赛,也是每年唯一代表中国去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赛事。

与其他一些奥数赛动辄需要缴纳三四千元的参赛费不同,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区)比赛总决赛的学生一般只需交1000多元的费用。

昨天,世界奥数赛河南赛区组委会工作人员称,他们这个赛事通常与郑州市内一些学校有合作,在小升初时,会与这些学校合作安排一些“拔尖”的考试。

而记者了解,2014年初教育部就曾明确规定,在“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工作中,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办、民办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公办学校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入学依据。

1月10日,郑州市教育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郑州的“小升初”采取的是划片就近入学,不管参加什么样的奥数竞赛,都没有“加分或优先录取”一说,也就是说,参加奥数对孩子的“小升初”并没有直接作用。

那为何一些家长仍热衷于给孩子报奥数班呢?多位知情人士介绍,现在小升初时,一些实力强的民办初中偷偷组织一些变相的选拔考试,一些家长才给孩子报了奥数班。此外,有的学校为了种种利益,与一些奥数培训机构暗中合作,导致奥数赛与“小升初”藕断丝连。

  对策|家长不要盲目报班,教育局应加强监管

对社会上名目繁多的奥数赛,该怎样进行管理?

郑州市教育局一位负责人称,一般情况下,这些竞赛多是由各地的科协或其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不会组织类似的竞赛。如果是教育机构组织的竞赛,他们可以进行管理,如果是社会机构组织的,就没法进行管理了。不过,对在“小升初”过程中一些民办学校与奥数赛组织私自合作搞变相考试的行为,市民可向该局民办教育管理处反映。

一位拥有40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认为,现在一些奥数题是为了“难”而“难”,题目刁钻古怪,违背了孩子学习知识的规律。对初中以下的孩子而言,参加奥数赛对孩子成绩提高帮助不大,建议家长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要盲目给孩子报奥数班。另外,他建议,对民办初中在“小升初”招生过程中的违规行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主动作为,加强监管。

责任编辑:林航

相关阅读
最新国内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三争三领赛风采·健康生活向未来”20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