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厦门新闻
分享

厦门市思明区:“筑渠引水 携手打造命运共同体”

在社区参与式治理工作坊的帮助下,18年老店“聪辉同安封肉”焕发出老闽南韵味。

厦门市思明区:“筑渠引水 携手打造命运共同体”

社区参与式治理工作坊模式大大助推鼓浪屿景观的提升。

6月24日,国家民政部在北京召开“2015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发布会,思明区“社区参与式治理工作坊”实践从全国90项创新经验中脱颖而出,荣获“2015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第三名的好成绩,成为我省年度唯一获奖项目,刷新我省社区治理工作所创最高纪录。

提起社区参与式治理工作坊,曾厝垵村民纪宏跃深有感触——

曾厝垵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小渔村,由于文艺青年聚集进而名声渐起,游客纷至沓来,带来一系列问题。2014年4月,思明区引入专业团队,按照工作坊的路径发动群众开展公共环境的改造提升。其中,纪宏跃设计的“中山街”路牌,就从纸上跃然成为了现实,为游客们提供了新的观光空间。

如果把社会治理中的“传统管理失灵、社会矛盾凸显、群众参与淡化、基层自治弱化”等问题比作雨水,那么思明区的选择是“筑渠引水”,润泽多元主体,达到社会和谐目的。

2014年,思明区围绕“基础在社区,核心是参与,群众为主体”的思路,创造性探索出“社区参与式治理工作坊”的模式,让多元主体参与进来,让协商共治运转起来。

如今,思明区社区参与式治理工作坊已像“益生菌”一样持续发酵。从曾厝垵到鼓浪屿,再到老旧住宅小区,工作坊所到之处都有了显著的变化。更为世人惊叹的是,工作坊已不止于一种平台与工作方法,而形成协商共治机制,是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有益探索,实现了“三个改善”(居住环境改善、人际关系改善、参与意识改善)和“三个重塑”(重塑居民的社区认同、重塑干群的良好关系、重塑政府的治理体系)。

改变:政府只帮忙不“抢戏”,居民自治共管

烈日骄阳,三角梅和非洲茉莉球却似不怕炙热,奋力开出最美的“姿态”;不大的篮球场,却不见破败的迹象,而是添置了几件运动器材,准备“化身”社区运动公园——6月1日,笔者走进曾厝垵“花谜道”,看见了这样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花谜道”原本因道路曲折破旧,花坛杂乱分布,常常被游客们忽略,被称为“谜路”。2014年4月,思明区引入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等第三方力量参与曾厝垵的改造提升。而以往“唱主角”的政府,只帮忙“不抢戏”,邀请群众代表前来工作坊与规划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共同形成空间环境的整治方案,并形成曾厝垵空间环境整治的公约、条例。

“政府动了真格,我们为何不试试自我改变?”“谜路”店家之一曾向代说,他们请来工作坊对“花迷道部落格”的计划给予指导。“工作坊的成员们先是对‘花谜道’的空间环境进行现场踏勘,总结存在的问题,形成初步思路。”曾向代说。

“边调整边改造”是项目施工的一个特点。卡梅莉亚客栈前后共改造了三个花坛,不少花坛同时还具备休闲座椅的功能,让游客可以坐在街角细细品味“乱花渐欲迷人眼”。为了公共空间,不少商家还做出了让步——马克客栈把外围墙从直角改造成圆弧角,后围墙增设墙垛,待基础工程完工后进行绿化。

“花谜道”只是曾厝垵工作坊的生动缩影。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郇教授说:“这工作坊,不是规划师来做规划,而是让群众来做规划,群众提建议,然后根据群众的想法,把它落实表达出来,最终的方案由群众自己来形成。”

正是在这样理念的引领下,曾厝垵先后制定完成了道路交通标识方案,并设计了以海浪、洋流、渔船、海豚、鲸鱼、贝壳等富有海洋元素形状的文艺创意标识;以鱼骨为灵感的桥实现了,它横跨环岛路,既可以解决行人过街难,又能成为新的旅游景点;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建立轮值共管制度,实现群众自我管理……

探索:第三方主持,寻求“最大公约数”

长效:“主人翁”意识增强,凝聚共同精神

鼓浪屿海坛路58号有一座“大夫第”(指文职官员的私宅),75岁的陈秀玉已经在里面住了快60年了,她本以为这座近三百年的宅子只能日渐凋敝残垣,但最近在后院工人铺就的红砖青瓦中她看到了希望。

2015年7月21日,鼓浪屿管委会邀请来自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和华侨大学的80多位专业师生,组成“鼓浪屿共同缔造工作坊”团队进驻鼓浪屿。师生们有备而来,提前“吃透”各种相关资料,在驻扎岛上的10多天里寻求岛上多元主体(居民、业主、商家、游客、社会组织、街道)的发展愿景与社区内涵。

“这些孩子们告诉我,所有像我们这样历史重点风貌建筑都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内外部修缮,”陈秀玉说,“我们非常高兴。”事实上,不仅陈秀玉一家乐于见到这样的改变,整个小岛上的居民和商家都对这一天期盼已久。

鼓浪屿将于2017年代表中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然而人口结构的变迁、违章搭建以及过度的商业化,严重影响了鼓浪屿的历史文化的景观环境和文化氛围。

工作坊成员在到达翌日便展开了工作,变身为群众的“伙伴”。烈日当头,他们持续暴走,用脚步丈量鼓浪屿的历史与当下;夜深人静,他们与龙头路社区的本地居民和商家代表进行了座谈,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针对鼓浪屿核心商业街立面整治,工作坊以“做减法”为主,参与设计的工作坊师生们分成18组,设计方案细化到“一铺一案”。

工作坊还对现有公共空间进行梳理整合。在路段内选择若干重要公共空间节点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如龙头路入口公园较为封闭,游客被迫挤到公园两侧,缺乏休憩场所。规划保留现有树木,通过公园开放,结合铺装、夜光灯的引导,起到疏散人流、提供游客活动场所的功能,如此一来,休闲广场等公共空间将更开阔。

鼓浪屿家庭旅馆商家协会会长董启农对此感触很深:“鼓浪屿几十年来,从没有如此大规模的立面改造,这将带来旅游环境的净化和鼓浪屿景观的提升。这是我们都喜闻乐见的。”

红砖砌成的店铺里,厦门传统菜肴封肉、卤猪脚、姜母鸭在砂锅里炖煮着,飘出阵阵肉香,店老板李聪辉里里外外招呼客人,忙得不可开交,“自从店面重新装修后,生意就变好啦!”

“聪辉同安封肉”始创于1999年,位于鹭江街道营平片区大元路。该条路是目前历史保留最完整的街区之一,也是厦门历史文化的缩影。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建筑老旧、违建严重、巷道狭窄、商业活力下降等成为了老城之殇。李聪辉虽有心想把店铺修整一新,但无奈因为资金而耽搁了下来。

2015年初,鹭江街道集结中山大学、华侨大学专家及民间协会组织,组成了老剧场文化公园周边片区有机更新共同缔造工作坊。该工作坊以调研、咨询等多种形式确保各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形成“‘以点带面、以线覆面’的旧城改造与更新”的共识性成果。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李聪辉也最早尝到甜头——在设计师的改造下,70多平方米的“聪辉同安封肉”焕发出老闽南的韵味,改造的经费也通过街道以奖代补政策从17万元直降到6万元。李聪辉说现在店铺营业额相比过去翻了一番,“常常是椅子不够客人坐。”

李聪辉的变化被街坊邻舍看在眼里,大元路口的老信记陈茶也在当年开始改造。水刷石墙面、簸箕装点的招牌、骑楼传统的海蛎壳墙面、防腐木门面,崭新又复古的外观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停留。

对于工作坊带来的好处,芋包王第三代传承人王志杰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了自身及片区的发展,而群众从“旁观”变成了“核心”,更是极大激发了群众参与共建共管的决心。王志杰说,原来见面只是点点头的左邻右舍,现在却常常坐在一起泡茶,拉家常,一种家园的归属感、自豪感油然而生——当了解到社区将建启福鹭江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分站,居民林碧玉立刻说,“以后要是老人活动有需要,我可以为老人们提供免费的小点心。”还有更多的居民自发认养、认管老剧场文化公园里的花草树木,“公园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愿意共同维护它,让它更美丽。”居民吴汉生高兴地说道。 

责任编辑:周冬

相关阅读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AISE宝褓俱乐部开源计划发布!喜临门助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