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州新闻
分享

【寻找最满意的文化场所 ·闽侯篇】

闽侯县文化馆构建“互联网+”平台,打造文化品牌—— 群众点单 服务精准

●●●

“我喜欢叶兴松老师的国画课,在网上预约没多久,就通知我去听课了。”日前,家住闽侯上街的林峰通过闽侯县文化馆的网上“公益点将台”,实现了梦寐已久的心愿。

围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去年以来,闽侯县文化馆积极构建“互联网+”平台,精心打造了“周末农家戏台点单台”和“公益课堂点将台”2个群众文化品牌,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征集文艺节目,形成数据库,推行‘点单式’服务,努力做到文化下乡演什么节目由群众说了算,同时将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志愿者纳入公益讲坛的教师团,群众可以直接‘点将’。”闽侯县文体局工作人员说。

以“点单台”为例,该平台将闽侯县的文艺节目资源整合归类,分成了语言、舞蹈、声乐、器乐、曲艺等类别,上传到县文化馆门户网站,群众可根据需要进行免费“点单”,被点到的节目将于近期在“周末农家戏台”演出。同样,“点将台”上预约最火的老师,也将安排在近期的“公益讲堂”授课。

闽侯县文化馆构建“互联网+”平台,打造文化品牌—— 群众点单 服务精准

去年以来,该馆组织“周末农家戏台”“我们的节日”等文艺演出30多场,举办每月1次的“公益讲堂”和每周1次的“艺术扶贫”,组织“榕城十老走进闽侯”“山水江城入画来”等书画摄影展和非遗展览共13场,通过“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推动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

与此同时,该馆还推行“场所换服务”政策,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办文化”,开展各类公益性文化活动,提高了服务场所的使用效益。

“场所建设很重要,但关键是要把它用好,怎么管理很重要。”闽侯县文化馆副馆长卢克锋说,采取“场所换服务”,即鼓励通过审核的社会文体组织签订提供公益服务活动协议,免费使用文化馆的文体场所,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如我们引入了蒲公英艺术中心,既解决了每次大型演出的舞蹈问题,也节约了活动经费。”卢克锋说,馆内场所实行预约式开放,一年来,组织了书画、古琴、瑜伽、舞蹈等20多项公益培训,每周服务时间超过80小时,每期培训班都有三四十人参与,一年有50多个班2000多人参与互动交流。

良好的文化服务氛围,也催生出本土文化精品。近年来,闽侯县文化馆通过“馆办团队+文艺小分队+文化志愿者”,不断挖掘,培育出一批优秀文艺队伍和创作精品。如闽侯特色文艺团队“青橄榄艺术团”,以“青橄榄合唱团”为主,汇集了本土的合唱爱好者,成立至今已获得4个国家级赛事大奖,去年还获得第十四届中国合唱节成人女声组金奖,成为活跃在闽侯县的“文化名片”。

信息来源:2018年2月23日福州日报第7版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福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AISE宝褓俱乐部开源计划发布!喜临门助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