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强化科技赋能,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安全风险指数模型”,定期发布安全风险指数,加强分析研判、监测预警、督促指导,不断筑牢织密安全防线,全力稳控全省安全生产形势。今年1至11月份,全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16.8%、10.0%。
科学化建模,构建安全风险“晴雨表”。省应急管理厅联合厦门大学创新设立安全风险指数模型,在指标设置上抓住影响地方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科学论证指标及其权重选择,强化安全风险指数模型的科学性、客观性、可比性。模型设置生产安全事故类、行政执法类、消防火灾类、道路交通事故类、自然灾害类5大类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分别赋予权重、合计赋分,量化计算出各县(市、区)“安全风险指数”,直观反映各县(市、区)安全风险状态。
可视化研判,打造决策参考“一张图”。汇聚应急管理、消防救援、公安交警等部门数据,加强对相关行业领域安全风险数据提取、计算、分析,打造安全风险指数“一张图”,实现安全风险分类展示、直观可见,构建协同高效的“大应急”格局。省级层面,实时动态分析各县(市、区)安全风险整体状况,常态化对地区、行业领域开展重点分析研判,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市县层面,各地可通过省级平台查看本地区安全风险构成情况,做到安全风险心中有数,有效推动地方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潜在风险。
精准化预警,靶向整治风险隐患。通过“安全风险指数”精准辨识安全风险,形成各行业、各地区独有的安全风险“档案”,有效预警行业风险、地区风险,解决隐患风险“在哪里、查什么”的困境。发挥导向作用,针对地区和行业领域风险,深入剖析风险指数高和事故多发的原因规律,多维度解剖,专项性督导,形成安全风险清单,逐一销号整治隐患问题,实行闭环管理。今年以来,全省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63.9万家,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8691项,整改完成8518项,公布典型执法案例3461个。
常态化发布,压紧压实各方安全责任。依托厦门大学每月动态发布全省安全风险指数情况,并对安全风险指数结果进行研究、形成报告,推动建立风险预警指数运行体系。省政府安委会根据发布的风险指数,点名通报安全风险指数高的地区,推动各级各部门强化责任落实。同时,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将安全风险指数情况,函告党政主要领导以及各级政府安委会,并对安全风险指数较高的县(市、区)进行帮扶。截至目前,接受帮扶的县(市、区)已有10个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7个实现事故起数或死亡人数下降。(记者 何祖谋)
责任编辑:庄婷婷
- 福建12家县级中医医院实现“三级达标”2024-12-14
- 前11个月福建省外贸进出口超1.8万亿元2024-12-14
- 福建省实施五大行动挖掘培育“森林粮库”2024-12-14
- 福建省首票调运外币现钞进出境业务落地厦门2024-12-14
- 基层服务升级 福建试点37家共享中药房2024-12-14
- 福建交流分享组建大学生法治宣讲团经验2024-12-14
- 省委书记周祖翼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2024-12-14
- 全国首个“医保门诊”在福建省揭牌2024-12-14
- 福建省红十字先进典型系列专访⑰ | 公园变身救护课堂 安全守护你我他2024-12-13
- 福建省“福康工程”已帮助3700多名困难残疾人2024-12-13
- 最新福建新闻 频道推荐
-
福建举办首届海峡两岸杂技与魔术交流活动2024-12-14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福州:春运送祝福 温暖回家路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