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建新闻
分享

福建支援湖北的12批医疗队1389名队员中,有积淀深厚的医学专家,也有经验丰富的中层骨干,也不乏崭露头角的青年力量。

其中,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由139人组成,平均年龄34岁。其中,“85后”有90人,27人是党员。

他们和前辈们一起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敢想、敢冲、敢拼,吃得了苦,拧成一股绳,在救治一线发挥重要作用。

陈钧年:熟练重症救治操作的“宝藏男孩”

福建协和医院第四批医疗队累计收治、管理新冠肺炎患者117人,其中重症、危重症患者超过半数。一般的病人,普通的临床医生就可以应对,而针对危重症病人,重症医学科医生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他们专业全面,呼吸机、床边血透、床边B超的操作等都是日常工作。这种情况下,陈钧年等重症医学科出身的医生成了科里的“宝藏男孩”。

“肌酐1000多,必须马上血透!”面对一位60多岁有肾病史的新冠肺炎病人,医疗组决定予以血透治疗。

血透,需要专业设备和药物。这些对1988年出生的重症医学科医师陈钧年来说,并不陌生。但医疗队所在的并非肾病专科病区,设备要向ICU借,配液要自己配。在陈钧年的指导下,护士们加班加点,配齐了一次透析需要的20袋3000毫升的配液,病人终于转危为安。

“这位老人治愈出院后,还给我们发来感谢信呢。”陈钧年笑着说。

那段时间,陈钧年总在想,万一自己被感染了怎么办?然而一旦进入工作状态,这种担心就会不自觉地“靠后”。日复一日,专注最终战胜了恐惧。陈钧年说,医生的职业精神就是在一次一次的实战中变得越来越强大。

陈存荣是福建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一直是陈钧年的领路人。他说,陈钧年毕业后一直都在重症医学科工作,具备扎实的临床基础及操作能力,是我省重症超声为数不多的几位培训师,也是全国重症腹腔协作组的秘书之一。此次主动参加援鄂抗疫,证明了福建重症学科年轻一代的实力。

陈昊:在线交流诊治经验的新晋男主播

胸外科医生陈昊1988年出生,是福建医科大学党员突击队的一员。抵达湖北的第一天,他就身着厚重的防护装备,率先进入病区。

作为初级医师,他主动承担病毒核酸鼻咽拭子采集、床边心电图、陪同患者进行CT检查等高风险操作,协助治疗组有序开展个体化治疗。作为胸外科医师,他发挥专业特长,在气道管理、肺部影像、肺功能锻炼等方面为团队提供技术支持。

陈昊还是新晋“主播”。在医疗队内部,通过在线授课及小规模会议等多种形式,学习交流新冠肺炎的诊治经验及治疗进展已成为常态。在第五期的学术沙龙中,陈昊受邀在队内举行“肺部磨玻璃样病变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讲座,为同事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此外,作为福建医科大学的临床带教老师,在驻地,陈昊利用休息时间,为2015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和“5+3”一体化第三轮外科轮转的59位实习医师直播,开展病例讨论,并分享援鄂工作见闻,普及疫情防控知识,以此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陈昊说:“我希望以亲身经历告诉他们,在家学习也是在支持抗疫全局,我们是在不同的战线上共同战斗。”

蒋建福:病人和战友们心中的暖男

蒋建福出生于1991年,是福建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师,也是病人和战友们心中的暖男。

为了与一位聋哑患者李阿姨加强沟通,蒋建福利用下班休息时间自学简单的手语。肢体语言的表达,微笑的传递,文字的书写,都拉近了他与患者的距离。他还关注到病人的物资需求,把自己的物资提供给病人。为了让一位病人吃到心心念念的白糖稀饭,他借遍了整个医疗队。

蒋建福常常帮助非重症同事进行气管插管护理指导,掌握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观察要点及报警处理,以及了解血液净化治疗的理论知识及护理要点等。

他还是电脑高手,刚接管病区时,队员们普遍反映对病区PDA的操作遇到困难。为了让队员们尽快适应,蒋建福协助护士长制定了PDA相关使用规范并打印成册,发给队员传阅。他还帮助团队处理各类电脑问题。护理部副主任肖春秀经常调侃:“建福,你是不是入错行了?”

蒋建福说:“在抗疫战场上,每个人都应发挥自己的特长,在信息化方面,年轻人有天然的优势。在一线工作中,我们豁得出去,在后勤方面,我们也愿意为战友的工作保驾护航。”

得知医疗队员生日,蒋建福积极协助组长组织策划了一场生日会。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蒋建福与组员们齐心协力做了一面巾帼女英雄照片墙,制作祝福视频,为医疗队的女神们过上一个简单却不平凡的节日。

张晓岚:演示舒缓康复操的文艺骨干

“我是党员,我先上!”1996年出生的感染科护士张晓岚是年龄最小的队员,但在工作上,她从未退缩。

张晓岚和队友的日常工作是负责患者的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护目镜上全都是雾气,视野受限,脸常常被口罩护目镜压红。每天工作之余,张晓岚总是元气满满。看到闺女脸上的压疮,妈妈心疼不已,但张晓岚反而安慰起妈妈:这是我战斗的勋章。

在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时,张晓岚就是文艺骨干,多位老师都对这位爱笑的姑娘印象深刻,说光是看到名字就能想到她那“治愈系”的笑容。

工作之余,张晓岚喜欢拍vlog,发抖音,记录一线工作。留意到张晓岚有文艺方面的特长,呼吸科主任吴峰主动找到张晓岚合作,一个是医疗队里资历最深的老教授,一位是年龄最小的护士,一导一演,为病人拍摄了近10分钟的“福建协和舒缓康复操”,每天早上10:30准时在病房里播放,带着病人活动起来。

此外,她还参与“心理舒缓肌肉放松训练”播音工作,视频和播音都得到患者的赞许。

出征时,她还因为头发剪得太短而落泪;战“疫”时,她总说“不能给组织拖后腿”;落地福州,张晓岚才露出90后的稚气,她笑着说:“我最想做的事就是把长发留起来,我相信新长的头发会更漂亮!”

医疗队领队张尉说:“任何一支队伍都需要基础力量做支撑,互相合作。这批年轻队员着实给了我们不少惊喜:他们向前辈学习,与队友合作,发挥自身特长,在工作上快速融入角色,在团建上发挥了主要作用。我相信他们经过这场淬炼,一定能在各自的领域逐渐成长为中坚力量。”

福建卫生报记者 陈坤 通讯员 林建贤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福建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驱动未来,能量随行!中能聪聪小聪移动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