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福建举办环保开放活动:志愿者走进核应急指挥中心
海峡网6月5日讯 (东南网记者 冯川叶)“核电站的建设会不会对百姓生活造成很大的辐射?”“水质监测是如何进行的?”4日来自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的30多名退休职工志愿者、教授、研究生和30多名社区居民组成的参访团分别参观了福建省核应急指挥中心和福州原厝水质自动监测站。
一早,志愿者们来到了福建省核应急指挥中心。这是福建省用于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核电厂外围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以及在核与辐射事故状况下进行应急监测并进行应急指挥的部门。该应急中心2012年建成,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应急指挥通信、辐射监测等设施设备处于国内领先。在监控室,数十台计算机实时显示福清核电厂和宁德核电厂外围辐射环境监督子站和周围辐射监测巡测路线图。在现场,核应急指挥中心联线福清核电厂和宁德核电厂,向公众展示快速沟通和处置能力。
在福建省辐射环境监督站户外辐射环境自动监测子站,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了监督站中的高气压电离室、氚采样器、干湿沉降柜等监测仪器。福建省辐射环境监督站工程师江春介绍,在核电厂周边30公里内16个方位角布置了自动检测站,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每五秒传输数据到中心来。此外,省辐射环境监督站还定期对核电站周围进行采样并进行实验室分析。
“以往我们对核电站的了解非常有限,大家往往谈核色变。听了今天的介绍,我们对辐射和核电站都有了全新的认识。”查英青是福建省委党校的退休老师,去年开始她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她认为,这样的科普活动开展得非常有必要,希望以后可以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更广泛的人群参与进来。
4日下午,福州原厝水质自动监测站也迎来了30多位社区居民代表的参观。据了解,该站于2009年3月建成,设有水温、酸碱度、溶解氧、电导率、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挥发酚、六价铬等10个监测参数及自动留样装置一台,监测频次为每4个小时采样分析一次,每天6个监测数据。
志愿者走进核应急指挥中心。东南网记者 冯川叶摄
志愿者走进核应急指挥中心。东南网记者 冯川叶摄
责任编辑:黄仙妹
- 2019年度福建省征兵业务骨干培训班在榕开班2019-06-05
- 首届福建省快乐运动论坛在榕举行 数十人出席活动2019-06-05
- 2019福建最佳赏龙舟攻略出炉,你最想看哪个?2019-06-05
- 福建明年上半年将实现“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常态化2019-06-05
- 福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公示2019-06-05
- 2019年福建省级预算调整方案获批准 新增债务资金主要用于这些领域2019-06-05
- 福建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 强化担当作为2019-06-05
- 福建车主注意!6月1日起全省各大网点免费办理ETC2019-06-04
- 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大理念的发源地和实践地2019-06-04
- 为新时代新福建建设凝聚闽商力量2019-06-04
- 最新福建新闻 频道推荐
-
2019年度福建省征兵业务骨干培训班在榕开班2019-06-05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