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福建新闻
分享

原标题:借力督察 福建抓铁有痕促整改

“既是挑战,更是契机;既有压力,更带来动力。”对福建省来说,一个月的中央环保督察是最严的生态体检,也是刺破各地环境治理病灶的利器。不难发现,“借力督察”这四个字已成为福建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词,以钉钉子的精神落实整改已成为福建态度。6月7日,福建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就督察整改工作作出部署。会议明确,要让整改经得起考验,做到件件有回声,事事有结果;不仅要快见效,还要见长效,放大督察实效,助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见事见人 责任更实了

5月26日,福州市比原计划提前一周完成了对西湖及周边水系662家涉水污染源的摸底排查,西湖及周边水系污染源综合整治指挥部分两批向福州市建委、市环保局、市城管委、鼓楼区政府下发污染源整治问题清单,共涉及90家企事业单位及住宅小区。这是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以来,福建省直面问题,迅速整改的一个缩影。

事小,马上作为;事难,全力作为,这是各地对整改工作的态度。借力督察,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基层干部环境保护责任被“唤醒”。事实上,一场以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的自查自检在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前就已在八闽大地全面展开。

去年底,福建省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关于认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深入开展自查“体检”。“梳理汇总出594个生态环保问题清单,建立清单制,分批分次通报至各地各部门要求整改落实。”据省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对各地各部门自查整改情况进行专项督察。

地处闽江上游的南平市,畜禽养殖污染严重。今年2月初,当地以督察为契机,近200名环保人员奔赴治污一线,打响畜禽养殖污染攻坚战,拆除生猪养殖场1.13万家,拆除面积730.12万平方米,延平区境内20条水质污染的小流域中已有16条消除劣Ⅴ类水质。十几年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到两个月就取得显著成效,这在全省引起震动。宁德市结合打击“地条钢”工作,拆除中频炉130台。漳州龙海基本拆除无证废旧机动车拆解企业。莆田市郊尾镇183家废塑厂全部整治到位,摘掉“垃圾镇”帽子。

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早整改,福建省提前自查赢得中央环保督察组的肯定。

督察组进驻后,党政领导一线落实,领导干部分片挂点。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抓到底,这样的做法一直延伸至今。查清一件、整改一件、反馈一件、销号一件,对重点、重复、疑难信访件实行跟踪回查制度,采取现场抽查复核、走访群众等方式,确保各项查处措施落地见效。对于部分整改难度大的问题,各地安排专人驻点督办,倒排时间节点,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整改。环保、国土、住建等省直部门下沉九市一区指导督促,采取复查、复核、回访等方式,抽查信访件1000余件,推动整改落实。以执纪问责倒逼干部真抓实干,以整改实效考核干部工作政绩。

第一批17件、第二批69件……截至6月1日,福建省已办结31批4776件信访件。“见事见人,到岗到责,责任更实了。”不少干部坦言。让整改工作经得起考验,已成为福建省自上而下的共识。

动真碰硬创新动力更强了

污水垃圾、小流域治理、黑臭水体、固废处置、矿山生态修复、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畜禽养殖等问题,这些百姓关切的热点问题既是督察组聚焦的重点问题,也是各地环境治理的顽疾。

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哪?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在哪?借力督察,动真碰硬,福建省迎来了破题契机,催生了各地的创新动力。

针对督察组关注的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福州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畜禽养殖污染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的通知》,制定6项具体有针对性的长效管理措施。针对黑臭水体治理,厦门市制定了《厦门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时间节点。

福建省规模以上石材企业约有68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840亿元,工业产值、产量、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在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信访件中,针对小石材、小机砖等加工厂的投诉占比不小。督察组进驻福建省以来,全省各地加强石板材及相关行业整治工作,对敖江流域连江县、罗源县、古田县的石材加工集中区实施关停。平潭综合实验区针对三十六脚湖水源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出台多个文件,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加大整治力度,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

省住建厅组织开展全省生活垃圾填埋场及渗滤液专项治理工作,明确专项治理重点和任务,建立长效机制,提升垃圾填埋场整体运行管理水平。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以机制为牵引,加快补齐环境治理短板。针对薄弱环节,福建省提出把点多、面广,较为分散的一些项目通过区域性、行业性的捆绑打包,策划推出一批新的投资工程包,打好“机制+政策”组合拳,通过“一包一策”“一包一责”,推动环保工程包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日发挥效益。

不少地方建立群众参与机制,发动群众一起研究整改措施、提出意见建议,邀请群众代表共同参与排查,现场监督。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整改满不满意,老百姓说了算。“前段时间,湖水比较浑浊,我们散步都能闻到异味。通过整治,异味没有了,西湖更美了,要给政府点赞,给督察点赞。”西湖附近晨练的大妈们纷纷表示。

放大实效生态之路更宽了

作为国家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省承担着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路径、积累经验的重任。借力督察,福建省力求从全局上谋划,关键处落子;借力督察,福建省期待最大程度发挥督察效能,为试验区改革提供持久动力。

福建省明确,对督察发现的问题,“严”字当头,“实”字着力,精细精准整改;对督察发现的问题,不浅尝辄止,而是一竿子插到底。一些地方建立事后跟踪机制,如,三明泉州等市在企业整改过程中,组织相关部门执法人员实施全程跟踪,不定期到现场进行后督察,不仅改到位,还管到位。

福建省还将“党政同责”作为放大督察实效的有力武器。继2010年在国内率先推行环保“一岗双责”,2016年率先扛起环保“党政同责”的大旗后,即将印发的《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通过明确责任清单,划清生态“责任田”,推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落实,构建齐抓共管的格局。

健全常态化的生态环境问题发现解决机制。2015年起,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季度环保督查制度,把各设区市突出环境问题纳入省政府季度经济分析会主要内容之一,每季度选择一项突出环境问题进行全省通报。接下来,福建省将深化提升“两年一督察”“一年一考核”“一季一通报”等工作机制,加快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大力培育生态环境治理市场主体,加快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治格局。

近日,在莆田市行政服务中心环保窗口,莆田国投云顶湄洲湾电力有限公司领到有全国统一编码的“一证式”排污许可证,标志着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新时代开启了。

铁腕执法,守护青山绿水。在去年环境执法大练兵中,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1.89万人次,检查企业5479家,查处案件数量2649起,其中罚款处罚1632起,超过全国基准数141%;处罚金额6917万元,超过全国基准数89%;新环保法配套案件1017起,超过全国基准数959%。近日,省环保厅再次部署执法大练兵活动,要求紧盯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的信访案件和区域突出环境问题,对查处和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

全省法院系统将与公安、林业、环保、国土、农业、水利、海洋渔业等部门协调配合,加强生态环境违法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同时,加强生态案件诉讼引导、全程释法说理、便民利民举措等司法服务。

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整改,借力督察,福建省生态之路将越走越宽。

(魏然)

责任编辑:杨林宇

最新福建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希腊雅典遭撒哈拉沙尘侵袭 天空变成橙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